2013年02月26日08:29 来源:福建日报
今年春节和元宵,各地节俭新风劲吹。但也有群众反映,个别地方民俗活动过于铺张。
一是时间太长。有的连续搞了几天几夜,参加的人疲惫不堪;
二是花费过高。有的龙灯越做越高级;有的要每家每户杀猪宰羊,最终变成比吃比喝,很浪费。
在农村,这类现象相对突出,费用一年比一年高。农村的民俗活动大多是农民自己办的,费用多由每家每户分摊。经济好些的家庭,倒也罢了;经济差些的,碍于面子,再高的份子钱,也不得不出,负担不小。
过年过节,把民俗活动搞得隆重热烈一点,未尝不可,但并非办得越多越气派越好。起源于农耕社会的各类民俗活动,简单朴实而不失热烈隆重,是其本有的特色。到了现今,民俗活动的内涵随时代而变化,但其本有的特色不应失去。况且,在大力倡导低碳节俭的今天,过于铺张的民俗活动,造成了不小的浪费,燃放过多的烟花爆竹,也污染空气。
笔者以为,把民俗活动梳理一下,在保留传统的前提下,对过于劳时费力的仪式瘦瘦身,还原其简朴的本色,为农民减轻负担,不铺张、不浪费,岂不更好?
(来源:福建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