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时代先锋
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③:天山长沐三月风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弘扬雷锋精神纪事

2013年02月26日10:04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庄仕华骑马走在巡诊山路上。 资料照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新疆,鲜有人不知道“活雷锋”庄仕华,不感佩“活雷锋”庄仕华——

这位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30多年来“为民造福、为党树碑”,以四季不变的爱,让天山长沐三月风。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吗”

在庄仕华的手术记录中,上有102岁的老人,下有1岁多的儿童。无论手术风险有多大,他总是一次次挑战医学极限,为绝望的患者寻觅希望。

上世纪80年代,普外科医生庄仕华在乌鲁木齐已小有名气。然而一天,患者何木新的收治让他心痛不已:亟须再做肝包虫切除手术的何木新腹部手术刀痕纵横交错,百余条缝合线迹密密麻麻。

从此,再逢手术,庄仕华总要问自己:“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吗?”

1992年,他了解到北京某医院从国外引进了一项时间短、刀口小、费用低的腹腔镜下切除胆结石技术,就立即请缨到北京学习。

在充分准备后,庄仕华开始练习操作技能。经过无数次练习,庄仕华用腹腔镜成功完成新疆首例胆囊切除手术。接着,庄仕华边实践、边创新,又在腹腔镜下探索出肝包虫内囊摘除、胃修补、胆总管探查等21种手术,其中有7项填补国内空白。他组织编写《临床肝胆外科》《实用腹腔镜手术学》等专著,总结撰写《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的探讨》等36篇专业学术论文,不仅引起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关注,且成为指导边疆胆囊临床手术的实用教材。

12万例手术无一失误、300多例疑难杂症手术全部成功、137个奖杯和功勋章,记录着庄仕华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担任院长后,不管院务多么繁重,他都坚持每天用3个多小时逐个查一次病房,用4个至6个小时给病人做手术,平均每天要做近30例手术,从不间断。2009年6月8日,庄仕华连续做了49例手术,因体力不支晕倒在手术室。在他的心里,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肝胆科从过去一间病房4张床位,发展到80间病房260张床位,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医院从过去14个科室、300张床位,发展到35个科室、760张床位,先后创新和引进永久性起搏器安装、脏器移植等百余项新业务新技术。

“多救一个人,就为社会多添一分和谐”

30多年,无论寒来暑往,山高路远,无论时代、观念怎么变化,庄仕华始终如一,用小小手术台,传递着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深情。

2009年7月6日,是庄仕华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这一天,他被授予武警专业技术少将警衔。然而,站在北京授衔台上,庄仕华心急如焚。前一天乌鲁木齐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晚上他彻夜未眠,与总队医院政委李建农通了10多次电话。电话那头,有很多受伤群众等待他的救治。

授衔仪式一结束,庄仕华就直奔机场。那一夜,他为15名各族群众成功实施手术。次日,医院又收治受伤群众38名。此时,庄仕华已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仍继续组织专家会诊,确定救治方案,指挥实施手术。医护人员见庄仕华头冒虚汗,劝他先歇一会儿。庄仕华却说:“在百姓受到伤害时,我们多救一个人,就为社会多添一分和谐。”

天山的路长又长,庄仕华爱民为民的情更长。1984年庄仕华刚当外科医生时,工资才40多元,就经常为贫困患者垫付挂号费、住院费。

庄仕华不仅千方百计为患者治病,还想方设法帮他们解难。

从2007年开始,庄仕华在院内全面推行“亲情服务”。每间病房里都安装有电视、电话,配备热水器和微波炉;病人的大小便监测标本,均由护士送检;对重病患者,护士每天都要打热水替他们洗脚。医院的服务,覆盖治疗的每一个细节。

庄仕华的爱在延伸。从结对帮困到帮建“文明示范村”,他对各族群众的爱,无处不在。庄仕华利用巡诊,帮助落后的巴格热村建起村民互助小组,联合发展葡萄种植加工业,该村被吐鲁番市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示范村”。庄仕华还帮助560名贫困患者过上幸福生活。木合塔尔的母亲阿黑娅长年卧病在床,背了一堆债务。面对这个没有出头之日的家庭,儿子木合塔尔整天借酒消愁,成了“小混混”。庄仕华带领医疗队到灯草沟村巡诊时得知这一情况后,把阿黑娅接到医院,免费给老人治病,并亲自给老人擦洗身子。木合塔尔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为戒掉木合塔尔对酒精的依赖,庄仕华安排他住进病房,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成功帮木合塔尔戒了酒瘾。庄仕华还请来养殖专家,给木合塔尔传授养殖技术,自掏腰包为他买了8只羊,并多方联系让木合塔尔参加乡上组织的旅游合作开发项目。在庄仕华帮助下,木合塔尔搭起毡房,办起家庭草原风情游,一年纯收入3万多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户。富起来的木合塔尔,主动帮助其他困难群众,他家因此被乡上评为“五好文明家庭”。木合塔尔感慨万分:“是庄院长唤醒了我的向善之心。我一定要像他一样,把更多的善传递给更多的人。”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