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22日05:56 来源:重庆日报
石河村出纳罗正全对黄兴中老人充满了感激。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连宏宇 摄
本报记者 王伟
2月20日,一条题为《正能量!“不该得的我不要”》的微博在网络上疯转。说的是一位年近80岁的低保老人,主动退回近6000元的“意外之财”。21日,记者赶到了璧山县青杠街道石河村四组76号的黄兴中家,探访这位传递“正能量”的老人。
21日上午10点,当记者到达时,老人房前的院坝上已经围满了“同行”。
“我虽然很穷,但不是我的钱,我一分也不能要。”面对记者们的“长枪短炮”,黄兴中老人显得有些紧张。
记者向该事件的另一名当事人石河村出纳罗正全了解了这笔“意外之财”的由来。
罗正全说,春节前夕,村里向四社的村民们发放2012年的集体土地流转收益金,按分配比例黄兴中家应分得10654元,但由于当时来领钱的村民很多,又加上自己一时大意,误将16540元看成了10654元发给了黄兴中。
“发一户钱,来领钱的人就签一个字,黄大爷嫌签字麻烦就按的手印,当时排队领钱的人多,多发了5886元钱我一点也不晓得。”罗正全说,想起这事他都觉得后怕,这么多钱基本上是他半年的工资。
“黄大爷了不起!”一旁的石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纯朝也竖起了大拇指。王纯朝介绍,再过几个月黄兴中老人就满80岁了,13年前瘫痪的老伴也快75岁。惟一的女儿已经嫁人,平时老两口就靠每月330元的低保金和180元的农村养老保险生活。记者粗略一算,就算是再加上每年1500多元钱的独生子女补助,一个月下来全家也只有600多元的收入。
“黄大爷,5886元钱对你可不是个小数目哦。”记者说道。
“莫说是5000多元,就算钱再多不是自己的也不能要。”黄兴中向记者聊起年轻时父亲告诉他的故事:以前,村里一户老两口,老头子把喂了一年的猪拉到集市上卖了钱,可没等回家钱就被小偷偷走了,老婆在家哭了几天最后还是想不通跳河了。
“好造孽哦,从小我就晓得,不是自己的钱不能要。”黄兴中告诉记者,当时他拿到钱以后数都没数就揣回家了,还多亏了侄女婿帮他清点才发现钱的数目不对。
“凭白无故多出了这么多钱,我心里面不是滋味。”黄兴中说,当天中午,他简单刨了几口饭后,就揣着钱跑到村委会。“和罗正全一对,确实多给了。”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