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22日04:20 来源:甘肃日报
本报记者 李保荣
2月18日是农历正月初九,一场春雪给地处黄河边的靖远县乌兰镇东关村披上了银装,10栋风格别致的崭新楼房,在阳光下分外耀眼。村党支部书记李常有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村去年开工建设的新农村居民楼一期工程,总投资8600万元,今年6月,288户农户就可以搬入新楼了。”
“去年我们村党支部一班人给村民们承诺的4件实事,全都实现了。”李常有说,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为村民盖楼就是其中的一件,“我们计划建设占地116亩、12万平方米的24栋六层框架居民楼,用5到10年时间,安置全村867户、4002名村民,可节约土地1000亩,创经济效益2亿元。”
据了解,此外,村里还利用区位优势,把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集中连片、分期推进的发展战略,投资80万元建成投用14户农家乐,给群众增加了致富的途径。
“去年,在村干部的动员下,我们家投资建设了这个农家乐,现在经营得很不错。”在一处名叫“幸福家园”的农家乐里,主人金骏明正在收拾桌凳,他告诉记者:“我家还种了4座温室辣椒,加起来毛收入接近10万元呢。”说话间,他带着记者来到他家的日光温室里,长成半人高的辣椒树枝头挂满了已经成熟的辣椒,金骏明的妻子忙着采摘,她乐呵呵地说:“辣椒长势好得很,这已经是第二茬了。” (转4版)
(接1版)
李常有说,东关村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去年,村上积极培育日光温室辣椒和地膜马铃薯、大白葱三大蔬菜品牌,先后办起了蔬菜运销代办点,成立了惠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全村蔬菜面积已达4000多亩,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多元。
谈到今后的打算时,李常有信心十足:“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取在3年内使全村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村集体经济壮大到5500万元,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来源:甘肃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