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出海”收购两德企

2013年02月20日07:07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刘锟)继2005年首次跨境并购德国缝制设备巨头杜克普爱华(AD)后,上工申贝近期再次“出海”,加快公司缝制设备产品更新升级。上工申贝18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定增1.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31亿元将用于5大项目,其中最大项目是欲收购两家德国公司100%股权,耗资4.5亿元,成为今年上海企业走出去并购的重大项目。昨天,上工申贝董事长张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此次海外收购成功,不但能实现‘墙外开花墙内香’,还能让上工申贝的海外之路越走越宽。”

  据了解,这两家公司对于在工业缝纫机领域打拼多年的上工申贝来说,早已是“熟人”,一直是行业的对手。但迫于欧洲经济不振的影响,两家企业不得不作出出售决定。早在去年,就有向包括上工申贝、中捷股份在内的3家企业抛出橄榄枝,目前看来两家企业更愿意投向上工申贝的怀抱。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胜算究竟几何?张敏表示,7年前上工申贝收购德国AD就尝到了甜头,上工申贝利用AD公司的技术优势,将生产基地移植中国后,经营业绩不俗,上工申贝若是再收购百福公司,无疑是锦上添花。而作为一家在缝制设备领域知名的欧洲公司,德国百福公司产品在高档服装、皮革类奢侈品等缝制加工工艺中仍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此外,德国百福公司在热塑性材料、合成纤维焊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也有50多年经验。虽然,目前百福亏损严重,但只要能够很好融合,扭亏为盈不是问题。

  对于另一家公司,张敏更为看好。他表示,在工业缝制设备领域,自动化及智能化是市场发展必然趋势。随着未来制造业成本上升,在服装制造等应用下游,自动化要求将越来越迫切。德国凯尔曼在汽车内饰、安全气囊和碳素纤维轻质材料结构件的缝纫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程控和机器人三维立体缝制技术基础,这些都是上工申贝未来的关键技术需求。

  张敏坦言,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段进行海外并购,与当下欧债危机给欧洲企业带来的困境不无关系。同时,当下汇率优势明显,将为收购节省大量成本。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