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图为习近平向记者挥手致意。中新社发 廖攀 摄
香港《大公报》19日刊发资深评论员陈群的文章解读习近平改革开放观。文章认为,习近平上任伊始,就以“行万里路,克千般难”的无畏精神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智慧果敢,在言与行两个方面,全面诠释了他的改革开放观。
文章摘编如下:
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直接关乎中国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一直存在“右”、“左”两种思想的分歧与争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以科学历史观,明确回答了这种分歧与争论。他上任伊始,就以“行万里路,克千般难”的无畏精神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智慧果敢,在言与行两个方面,全面诠释了他的改革开放观。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面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空前复杂的国内局面,面对空前严峻的国际局势,面对比前任更大的压力,面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前考验。
坚持科学历史观
两种“中国史观”──“右”、“左”,两种思想都把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割裂开,实质都是否定中共领导,否定特色社会主义。对此,习近平在1月5日中委、候补中委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展示出习近平对新中国历史的科学史观。
针对两种“苏东史观”,习近平对党内人士讲话时引用苏联的例子,指出改革势在必行,同时明确承诺改革不会动摇党的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