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检测精密化 作业可追溯

“动车医生”,工作从夜晚开始

人民网记者  赵  鹏摄影报道

2013年02月15日09: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工长在检修前安排当晚作业要求。

  车底配件检修。

  车端检查。

  2月13日,23时45分,结束了一天运行的D6410次动车,缓缓驶入南昌铁路局福州动车段468米长的检修库4道。也就从这会儿起,24岁的石博文和他的工友才正式开始了一天中最繁忙的“诊断”时刻——检修每天奔行于八闽大地间的50多组CRH1和CRH2型动车。

  福州动车段2011年12月才成立,专门负责南昌铁路局动车组日常运行和一、二级检修。所谓一级修,就是每组动车每运行48小时或走行达到4000公里就必须进库维护检修。所以,被称作“动车医生”的他们,从晚7点到第二天凌晨7点,平均要检修二十七八组动车。

  车库外,万籁俱寂;车库内,灯火通明。腰插手持仪,手举手电筒,脚穿专用鞋,或从轨道下,或自地面上。紧张却并不嘈杂,繁复但极为有序。此时已入凌晨,收班回库的动车渐渐多了起来。但是每组动车检修人员却只有4人,分为两组,分别从前后两个方向、两侧平推前行,逐一检修。

  福州动车段全段500多人,平均年龄2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了84%以上。“这是我们自己开发的‘动车组现场检修管理系统’配套使用的动态感应手持检测仪。”石博文拿着一部手机大小的检测仪说,“每次巡检时,只要经过车体上的感应触发点,安装检测仪中预装的各种检测项目、内容、程序就会逐一显示出来。我们只需根据上面的提示,就能一项不落地检修到位。”石博文在2012年度全国铁道行业技能比武大赛中获得全能第三名,除了他,福州动车段还有5名员工被评定为“动车组诊断工程师”。

  据了解,福建动车平均年走行已达1000万公里以上,高铁已成为支撑福建陆路交通的骨干。2013年,福建还将开通厦深、向莆两条高铁。在高铁快速发展和密集运行的今天,如何让车辆的维护保养也更精密、更可靠、更流畅?这套系统正是福州动车段近年来着力科技攻关的一项成果。检修人员只需通过手持检测仪便可随时与后方基地取得联系、寻求支持。“一组8节的动车上,安装了69个触发感应点,每个点位上一般会有7—10项的操作项目。”福州动车段段长郑敏说。  

  不仅如此,在每一条检修轨道线路上,还装着58个可追溯视频监控探头。监控系统除了可以随时将检修人员作业全过程记录,还能同时远程评价、纠正检修作业。“这两套系统配合使用后,至少节约辅助工种时效30%以上。所以按照标准流程检修下来,每次都会精准地控制在150分钟之内。” 

(责编:吴思瑶、董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