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11日08:12 来源:河北日报
□本报记者 刘成群
藁城赵庄是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镇,有8000多人,在十里八乡中名气很大。每年春节,是赵庄最热闹的时候,持香到村西神宫寨祭祀许愿、请吹打班子守岁闹春、农历正月十五过庙会、正月十六烤百龄火等等,各种民俗活动丰富多彩。2月9日,记者在赵庄观看了一场颇为罕见的吹打会,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除夕。
9日下午4时,记者驱车来到赵庄。这里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在村委会大院,正在值班的村委会委员辛冬至向记者介绍说,赵庄村有请吹打班子守岁闹春的风俗,“从除夕下午开始,请来的吹打班子就开始演奏,一直闹到后半夜,第二天再接着演奏,一直到下午三四点。全村男女老少都去观看,附近村里的老百姓也来看。”
“请几个吹打班子?”“今年请了7个,最多的时候请过24个。”老辛说,这些吹打班子都是村民自己出资请来的,有河南的,也有保定、衡水的。
“老百姓喜欢唢呐的喜庆。”老辛说,以前没有什么娱乐项目,老百姓都来看演奏,往往一演就是一个通宵;现在到后半夜人们也就散了。“最热闹的是大年初一下午,几支吹打班子集中到村小学的广场上,进行竞技比赛。在上千名观众的叫好声中,每个艺人都会使出看家本领,演到最高潮的时候,有的艺人还会脱了衣服,光着膀子表演,那是真好看,真有意思。”
正说着,来自雄县的吹打班子到了,共7个人。
老辛马上兴奋地用高音喇叭向全村报告,“大伙注意了,第一个吹打班子已经到了。”
老辛说,每个吹打班子都有专门的演出大棚,今年全村共搭建了7个演出大棚,分布在全村各个角落。“除夕一整晚、大年初一上午,都在大棚里演奏。”
村民甄志强家院子里有一个演出大棚,等候在这里的老百姓早就把桌子、凳子摆好,茶水沏好了。雄县的几位民间艺人一到,没顾上休息就开始表演。有敲小鼓的,有敲锣的,有打梆子的,有打钹的,有吹笙的,吹唢呐的叫张路军,是队长。只见他双臂抬起,双手擎着唢呐,手指头搭在气孔上,随着曲子有节奏地跳动。腮帮子鼓起来,额头上青筋突起,喉结不时地滚动。不一会儿,汗珠就从额头上冒了出来。张路军吹完一曲又一曲,围观的百姓大声叫好,气氛非常热烈。
“过年就图个乐呵。”74岁的贾志成说,“你看这唢呐,哩哩啦,哩哩啦,真是越吹越快乐,越吹越欢畅。”
“这一声声唢呐,吹出的是我们老百姓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甄志强告诉记者。
夜深了,记者离开赵庄时,整个村庄仍充满欢快的唢呐声。
(来源:河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