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巴彦淖尔: 科学治水兴水 润泽千年河套

2013年02月08日09:08    来源:内蒙古日报

湿地风光

天籁湖

永济渠水系

临河西区

临河黄河大桥

三盛公水利枢纽

  做优做活水文章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一路奔涌,流经巴彦淖尔345公里,浇灌千里牧场,滋润万顷良田,以母亲河特有的宽广和博大孕育出八百里河套的丰饶和秀美。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做优做活“水”文章,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做好农业、工业、城镇和生态供水,构建起城乡水务一体化和水资源“六统一”管理的大水利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特别是2012年,巴彦淖尔市众志成城、攻坚克难,面对黄河洪峰、套区内涝、沿山山洪三条战线的严峻考验,组织开展了巴彦淖尔历史上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救援速度最快的抗洪防汛救灾斗争,接连取得抗洪救灾和黄河堤防公路建设“两场硬仗”,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取得了丰收,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58.6亿斤,同比增加5.1亿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16元,仅用两年时间建成了全长279公里的黄河堤防公路。

  今年,巴彦淖尔市全面掀起新一轮科学治水兴水高潮,计划3年投入15亿元实施排水设施改造工程,打通农业灌溉排水主脉络,从根本上提高河套灌区灌排配套水平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富民强市、赶超崛起战略做出新贡献。

  文/图 本报记者 韩继旺 通讯员 高晓龙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十八大报告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强调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凸显了水利的战略地位。巴彦淖尔市三届一次人代会上确定了未来5年全力实施产业强市、环境优化、民生改善、文化引领、开放带动“五大工程”,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文明、活力巴彦淖尔的奋斗目标,将更加显现水利支撑的保障作用。

  绿水绕城流 临河景色新

  2月6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京藏高速临河出口附近的镜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施工现场,只见一辆辆大型挖掘机上下舞动挥臂铲土,一台台重型卡车往来穿梭运送土方,一派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大会战场景。

  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临河区建设局副局长安子江介绍说:“正在实施的镜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占地1万多亩,总投资达9.6亿元,其中土建工程3亿多元,从2012年7月12日开工至今,每天有近200台大型机械昼夜不停参与施工,力争今年3月底前完成土建和环湖路的施工任务,为春天开始的景观建设打好基础。”

  作为临河城区北侧的重要湿地,镜湖建成后将展现“湖水相连,水绿交融,城水相映,人景和谐”的城市水系景观,成为临河城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

  巴彦淖尔市沿着“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脉络,按照百万人口的规模,与黄河水系景观结合,构筑“一城三区一组团”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临河主城区、朔方区、双河区建设力度,推进陕坝镇与临河主城区同城化组团式发展,重点做好“水、绿、文化”三篇大文章。

  在水系建设上,主要依托黄河、总干渠以及城市周边湖泊和纵横交错的内部灌溉渠系,全面启动实施水系景观工程建设,打造富有水乡气息的“塞外水城”。

  2012年,巴彦淖尔市城建投资201.8亿元,毗邻黄河、总干渠(二黄河)的双河区10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启动实施,连接双河区与城市西区的金川大桥开工建设;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临河城区重点实施周边总干渠、永济渠、永刚 渠、北边渠、南边渠“五渠”和以青春湖、镜湖“两湖”为主的“五渠两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引水入城,建设环城大水系。

  目前,投资3亿元的黄河湿地生态公园和投资9.6亿元的镜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相继启动,永济渠、永刚渠、北边渠、金川河水系景观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水系景观建设初见成效。

  如今的临河新城区,绿水环绕,景色宜人。每到夏天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一座座现代化高楼挺立其中;金川河、万丰湖、永济渠波光粼粼,碧水长流,透射出城市的灵气;河套主题公园创意独特,一串串生动的文化元素彰显魅力……

  与此同时,巴彦淖尔市各旗县也依托城镇周边湖泊湿地、灌排渠系、沟口河槽,通过生态补水、引水入城、开挖人工河湖等措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水系景观。利用凌汛水、灌溉间隙水,向各类湖泊、海子实施生态供水2.7亿方,全市湿地面积扩大,生态效益显现。

  目前,杭锦后旗润升湖、五原县隆兴湖和鸿雁湿地公园、乌拉特后旗迎宾大道水系、磴口“南湖、北海”和乌兰布和分洪区等湿地保护工程顺利推进。

  为让“塞外明珠”乌梁素海重现光芒,巴彦淖尔市围绕“源头控制、生态补水、内源治理”的思路和“水清、鸟归、产业发展”的目标,积极推进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工程。

  共投资1.8亿元,启动实施了乌梁素海全线海坝加固工程;引进与河南素鸭湖合作项目,通过养殖食草鱼类清理海区芦苇;加大补水力度,重点建设丰济、义和、塔布和长济干渠等四条分凌通道,确保每年补水2亿方;实施了乌毛计闸泵站改造工程,提高乌梁素海调蓄分洪减灾能力;编制了乌梁素海产业园区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等一系列规划,基本形成以旅游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发展思路,并引进中润仁华投资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充分利用乌梁素海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规划对乌梁素海旅游产业进行整体经营开发,目前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发展水循环 工业添动能

  在巍巍阴山脚下的德岭山镇,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拔地而起。

  走进神华巴彦淖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焦化一厂,只见火红的焦炭由焦炉内推出,火花四溅,蔚为壮观。焦化项目部副经理王海东说:“通过试运行,焦炉已经达到设计要求,生产的焦炭已经达到一级冶金焦的质量指标,两座炉达产后,能够实现年产120万吨焦炭的产量。”

  神华巴彦淖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煤、焦化、电为一体的大型能源企业,该公司在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正在规划建设年产1200万吨洗煤、480万吨焦化、48万吨甲醇、4.8万吨焦油等生产项目。

  据了解,神华煤化工项目是巴彦淖尔市近年来引进的最大的工业建设项目,也是巴彦淖尔市打出“水煤组合牌”后的破题之笔。该项目将主要依托进口煤炭资源和巴彦淖尔市丰富的水资源,打造新型煤化工基地。

  目前,河套灌区每年引黄河水40多亿立方米,在对灌区农作物灌溉之后,每年有4亿多立方米农田退水退回到排水沟,可作为稳定的中水资源供工业企业使用。而且通过工程节水、管理节水、种植结构调整节水、技术节水等河套农业节水新模式,河套灌区年可节水3亿立方米。独特的水资源优势,为四面来煤的巴彦淖尔市发展大型煤化工产业创造了条件,积累了后劲。

  从2009年开始,巴彦淖尔市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水源地。先后实施了22项水务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通过疏通农田退水渠道,建设蓄水工程,安装净水设备,建成15项工业供水工程,形成年供水能力7250多万方;7个旗县区及工业园区给排水及再生水工程全面启动;建成了王坝等3座平原水库,成为工业供水的重要水源地,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当前,巴彦淖尔市正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思路,从自身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加快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依托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组合条件,打造新型煤化工和氯碱化工、绿色农畜产品、有色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新能源生产及境外资源深加工基地。

  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局长武银星说:“2012年,巴彦淖尔市工业用水达1.08亿方,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工业供水上,我们将紧紧把握市委政府‘水煤组合’战略和全市工业发展布局,优化完善工业园区供排水体系,加快前、中、后旗三个工业园区给排水工程建设进度,为工业经济发展配置好水资源。”

  打通水脉络 构筑大粮仓

  水利兴则河套兴。

  隆冬季节,河套大地已是天寒地冻,然而行走在巴彦淖尔7个旗县区的平畴沃野,都能看到一处处全民动员清挖排干的火热施工场景。

  在五原县复兴镇联丰村排干清挖现场,正在劳动的农民魏锁高兴地说:“排干清淤是件惠民大好事儿,我们这里的土地盐碱大,没有这条排干长不好庄稼。这回县里面出资给排干清淤,灌排配套以后,咱这盐碱滩也会变成‘聚宝盆’。”

  河套灌区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年引黄水量50亿立方米左右,占到全区引黄水量的85%以上,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用水户。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按照“一产做精”的思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化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葵花、番茄、酿造、粮油、乳肉、绒纺等优势特色产业渐成规模,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成为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硬质小麦、无毛绒、番茄、肉羊生产基地。 然而由于独特的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盐碱化一直是制约河套灌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目前,在灌区的900多万亩农田中,仍有500多万亩农田工程配套程度低,不同程度存在盐碱化问题。其中,排水沟道不畅通,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病险增多、效益降低,灌溉排涝能力减弱等是重要原因。

  为彻底解决农田排水不畅的问题,巴彦淖尔市决定利用3年时间,投入15亿元集中对河套灌区农田排水工程进行改造,完成整治骨干排水沟道45条、1259公里,建筑物1072座;田间排水沟道9409条、8085公里,建筑物9611座;堤顶道路达到平整通畅,支沟以上排水沟道一侧要全部实现绿化,支沟及以下宜林段落也要实现绿化,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排水改造任务,使全市排水工程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

  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局长武银星说:“排水改造工程实施完成以后,将大大提高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河套灌区将进入一个全面的、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北疆的生态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