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今后五年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关键时期。综观国内外发展趋势,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长期向好,市场潜力巨大;全省上下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正朝着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继我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发布实施,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全省11个设区市有望全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省经济总量扩大,竞争实力日益增强,具备了上水平、上台阶的基础。同时,我们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在延续,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和改善环境的任务相当艰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步伐,在新的征程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委八届二次、三次全会的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加强环境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夺取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取得标志性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大多数地区总体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任务在重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速和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大幅提升。
——— 产业转型升级显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优势产业素质有效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比重提高。创新型河北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 文化事业发展显著进步。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 生态文明建设显著加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美丽河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翻番,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劳动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体育事业得到发展,居民衣食住行用条件大为改善。
——— 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开放型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需要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要突出抓好七项重大任务:
(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再上发展新台阶。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努力扩大城乡消费,保持投资合理规模,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安排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电力、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内构建起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坚定不移实施“两个举全省之力”的重大战略部署,支持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突出抓好阜平县和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燕山-太行山区和黑龙港流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速度、农民增收幅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周边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大力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三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5000家以上,进一步做大做优全省工业经济,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发展新方式。深入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努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快建设一批公共服务研发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育领军人才,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布局农业特色产业,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质量兴省战略,全面推进“十百千工程”和“十大提升计划”,推动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建材、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精品、专业化、深加工方向发展,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深入实施服务业拓展计划,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就业空间,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三)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打造发展新引擎。把城镇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摆在活跃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断缩小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加强城镇改造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建设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创新户籍管理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施腾飞计划,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实现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倍增。
(四)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丰富发展新内涵。着眼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民道德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打造一批具有燕赵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关心和培养文化名家和领军人才,提升河北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力争进入全国文化建设第一方阵。
(五)着力改善优化生态环境,创造发展新优势。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生态功能区规划,强化主体功能区管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加强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和绿色生态建设,强化PM2.5监测治理,抓好水、大气、土壤、海域、陆域等污染防治,实施一批生态建设工程。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有力保障,使全省的生态环境年年都有新变化、五年实现大跨越,在建设美丽河北、促进永续发展上迈出重大步伐。
(六)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共享发展新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重要进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建设几所全国知名大学。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卫生科普宣传,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振兴中医药事业,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制定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就业,加大支持青年创业的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大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力度,三年内全部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突出顶层设计,注重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七)不失时机深化改革开放,增添发展新动力。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国有企业、医药卫生、行政体制、事业单位、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收入分配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重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围绕推动我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利用外资总体规模和综合效益。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外贸出口,优化出口结构,打造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资源保障水平。加强与京津等周边省市和其他省份对接合作,扩大提升与港澳台交流合作。深化百家央企进河北、百家院所校进河北合作成果,开展好百家知名民企进河北活动,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机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破除阻碍民间投资体制障碍,深入推进全民创业,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各位代表,全省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政府义不容辞的最大责任和推动工作的最大动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繁荣兴旺、富饶秀美、和谐文明、生机勃勃的新河北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