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政协不是“请客吃饭”

2013年01月30日07:07    来源:解放日报

市政协委员 许云倩

  我小时候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毛主席语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虽常说,但其实是不明所以。可是这次参加政协大会,我却时常会想起这句老话。每天中午委员共进午餐,11:30吃饭,可到11:45时,座中人已寥寥。一次,我边上的一位男委员端了一碗粥、一盘面,在面上加了一勺辣酱,不到两分钟,吃完,走人。

  前些天,曾有网友在微博上说:“让你们来开会,说是帮人民办点儿事情,又不是请你们打牙祭!”我想,他若看到上海的委员们吃饭的情形,恐怕再也无法和“打牙祭”联系在一起。

  那么“帮人民办点事情”呢?我的感觉是,小会之于大会,犹如小溪和大海,大海深邃,而小溪则是活泛,甚至沸腾。每次小组开会,好比是一场战斗,抢“麦”大战,没有一秒钟的冷场。

  我们小组的召集人吴毅委员,本职是位资深医师,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他却总是站在患者的立场上说话。每次在急诊室看到危重老人躺在贴地的担架上,他特别于心不忍。他曾写过这方面的提案,但至今没有太多改善。因此特别忧虑,他很焦虑,话说得特别中肯实在:“我们都要老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有一天躺在地上的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组里有一个颇具知名度的委员,上海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欧楠。她本是北京人,但她特别担心上海的地方语言“上海闲话”再过不多久就要不复存在了。她说,现在电台电视台招聘沪语主持人特别困难,好不容易起用一个男主持,还是被老上海评价说不地道。此话题引起相当大的共鸣。

  我并非甘当一个沉默的旁听者,但直到今天还没有拿到麦克风的机会,正好在这里表达我的一个想法。那日,坐地铁8号线去参加政协大会开幕式,从中华艺术宫出站,看到地铁站上下空荡荡的,不由想到巴黎的地铁卢浮宫站。那里简直就是又一个艺术宫殿,装置了很多卢浮宫馆藏的复制品,简直是又一个艺术宫殿。我们的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是否也可以作些相关布置,张贴一些中国名画的复制品,如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贺友直先生画老上海等。还可或在不影响公共空间的前提下凿壁放上一些代表中华艺术的仿制品,如兵马俑、司母戊鼎、敦煌飞天之类的国之瑰宝。真希望明年的这个车站是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地方。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