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8日06:00 来源:重庆日报
大型室内歌舞剧《巫山神女》正式公演。
电影局副局长喇培康向田华颁发“终身成就者”表彰证书。
著名电影演员卢奇在电影周表彰晚会上即兴表演。
巫山影迷向著名演员范伟索要签名。
巫山博物馆。
滨江路雕塑文化一条街。
市民参观巫山文物。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坐拥厚重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204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是亚洲人类的发源地;
——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
——《神女赋》、《高唐赋》、竹枝词等是巫文化、巴楚文化和神女文化的代表;
……
但过去,许多到过巫山的游客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除了乘船观看巫峡、小三峡、小小三峡等自然景观外,巫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只能从书中找,听导游说。巫山历史文化根本看不见、摸不着。
为扭转这一局面,在2012年初召开的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巫山县委书记何平强调:要不遗余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景区,必须坚持走山水结合、水陆并进、文旅融合之路。
“近一年来,巫山创作了一批文旅融合的文艺精品,建设了一批文旅融合的文化景观,举办了一系列文旅融合的节庆活动,探索出文化旅游大融合的新路径。”巫山县县长李春奎说。
更给力
文化活动拉动旅游增长
12月1日-6日,在满山红叶似彩霞的美好季节,电影人汇聚重庆市巫山县,共同见证由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重庆市文化广电局、巫山县委县政府、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等联合主办的首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成功举办。
据了解,巫山县既有拍摄电影的外景基地,也有创作电影的文化土壤。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包括经典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等,已经有12部电影在巫山取景拍摄。近年来,巫山县政府每年都要安排一定资金,资助在巫山拍摄电影。与北京海宴和清公司合拍的儿童电影《派饭》还进入了韩国、台湾电影市场。"巫山电影"现象引起中国电影制片的关注,便酝酿举办一个艺术电影周,以填补国内没有艺术电影活动的空白。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与重庆市文化广电局、重庆市巫山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国内唯一以艺术类电影为主的神女杯艺术电影周落户巫山。
在本届电影周中,共有300余部艺术类电影报名参展。为最大程度上满足当地群众欣赏这些影片的需求,巫山影剧院、越界电影院为市民和游客免费提供了一万多张电影票,让大家免费观看了这些优秀的艺术电影,《忠诚与背叛》等5个电影剧组与观众见面。此外,还举办了艺术电影展映、艺术电影论坛,以及艺术电影和电影人表彰晚会等系列活动。
田华、卢奇、范伟等电影明星受到巫山市民的热烈欢迎,盛况空前。神女杯艺术电影周只是第六届巫山国际红叶节的文化活动之一。
红叶节期间,还举办了第四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150多名著名学者和诗人就华文新诗的诗歌精神、诗体、诗歌传播的重建,三峡文化与巫山诗歌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为世界华文诗学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红叶节开幕式演唱会,花车巡游狂欢,奇石书画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直接拉动旅游业发展。据统计,第六届巫山国际红叶节吸引25.27万海内外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23%。
在举办这些县级节庆活动的同时,江南菜花节、邓家和红椿土家族舍巴节、金坪农民文化艺术节等乡村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也在全县各地蓬勃开展起来。
更厚重
文艺精品深化旅游内涵
2012年12月1日,文艺精品——大型室内歌舞剧《巫山神女》正式公演。
据介绍,《巫山神女》是巫山打造文化名县中的一个大手笔。全剧以巫山神女传说为线索,以巫山红叶为灵魂,在音画展现的流传千百万年的传说中拉开序幕,舞蹈《巫风》巫鼓隆隆、巫影烈烈,极具画面感的演出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震撼;舞蹈《竹枝俚语》则融合了巫山的竹枝、莲萧等文化元素,展示了巫山的独具特色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音画《云雨巫山》唯美典雅;舞蹈《冲滩》阳刚十足。整台节目大气、唯美、感人,场面设计波澜壮阔, 多媒体技术与演员的精彩表演完美融合,演绎了巫山的幽远、神女的美好、号子的阳刚、红叶的瑰丽和峡江的魂魄,带给观众绚烂的视听享受。
2013年,《巫山神女》将走入旅游市场,向来巫山的游客演出,丰富游客的文化生活。
“行到巫山必有诗”。屈原、李白、杜甫等历代文人墨客在巫山留下大量名篇佳作。巫山县搜索整理《巫山诗文》集,目前已经出版《巫山诗文(隋唐卷)》、论文选集《巫山神女研究》、《巫山历史研究》、《巫山旅游研究》。余下几卷也将在2013年出版。
大型外宣画册《大美巫山》配以历代文人的经典诗词,全景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着巫山的历史厚重之美、自然神奇之美、生态和谐之美、民众奋进之美,从壮阔的长江三峡到秀美的大宁河小三峡,从错落有致的城市到清新纯朴的乡村,从醉人的山山水水到厚重的文化积淀。
“搜尽奇峰打草稿”,古今画家流连巫山,笔墨驰骋,创作出大量丹青瑰宝。正在整理之中的画册《丹青巫山》,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巫山云雨,丹青山水。画册收录公开发表、巫山博物馆藏、民间收藏的80多位历代著名画家作品约120件,其中不乏李思训、任伯年、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吴冠忠、范曾等大师名作。如此众多的著名画家都将巫山纳入创作题材,在美术界实属少有。目前,已经有几家美术出版社表示愿意出版该书。
与此同时,《巫山云雨》、《我的家乡巫山美》等原创新歌唱响巫山,6首“唱响巫山”优秀歌曲也将逐步唱响巫山,唱向全国。
2013年,一部以巫山神女传说为题材的电影,也将纳入该县创作规划。
更丰富
文化景观融入旅游线路
在《巫山神女》公演的同一天,巫山博物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一批国家一级文物首次露面。该馆位置绝佳,紧邻长江边,正对巫峡口,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据介绍,该馆馆藏文物共计4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000余件,上起2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下至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物。巫山博物馆藏有1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神鸟骨雕、谷纹玉璧、绿釉双耳陶釜、庖厨俑、四灵西王母鎏金柿蒂形饰牌被列为镇馆之宝。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一件古人类化石,揭开了204万年前龙骨坡“巫山人”真面目,令众人大开眼界。
巫山博物馆内设有1个基本陈列、2个专题陈列和1个临时展览,主要包括《巫山、巫水、巫文化》、《长河遗珍》、《灵山毓秀》三个主题,重点突出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等巫山地域文化特色,反映出三峡文物抢救保护的丰硕成果。
“巫山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巫山历史文化遗产与人类环境物证的一个重要载体,被业内人士称为重庆东大门的重要文化标志。”巫山博物馆馆长易军表示, 该馆除了藏品丰富,还设置了占卜互动游戏、触摸式投影诗歌等一系列“体验式”参观活动。
目前,博物馆每天接待散客500人次左右。今年,将争创4A级旅游景区,纳入团体游客定点游览线路。
在滨江路,雕塑文化一条街、城市诗文墙,则将历代歌咏巫山的著名诗人及诗词佳句物化展现在世人面前。
除此外,巫山还新建了影剧院、复建了江东地面文物区、高唐观,新建了文峰公园、神女峰、神女溪景区以及城市雕塑等城市人文景观。
文/梁长一
图/谭少华 卢先庆 刘朝明 何晓诗 黄国萍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