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福建东山县收回已用海域重新规划并招拍使用权

蹲点·沉下去,观察中国:海域确权会不会赢者通吃

记者  赵  鹏

2013年01月28日09: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有了合法的海域使用权,养殖户大胆投入兴建“海上牧场”。
  谢汉杰摄

  核心阅读

  近10年,尤其是近几年,沿海地区都开始规划海洋经济区发展战略,各地对海域资源的刚性需求急剧上升,利用方式也从以往的农业、养殖等单一类型,过渡到港口、旅游、城镇建设等日趋多元化的用海类型。

  而海域空间资源粗放利用和不合理利用与新的需求产生了矛盾,以往“无序、无度、无偿”的海域使用方式急需调整,逐步走向有功能区划、有权属管理和有偿使用。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海域使用权进行确权。

  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90%的福建省东山县,海域开发随着福建“海洋强省”战略提出而升温,但矛盾也随之激化。为此,当地围绕海域确权进行了一场深层次变革,所有已用海域都回收变成“净海”,重新做功能区规划,最终通过拍卖的方式确定使用权归属。

  拍卖收益县、乡、村分别占60%、15%、25%,村集体还可以在乡镇监督下再进行二级以上统一招拍。为了防止市场垄断,当地明确规定了单一竞标者能获得的最大面积、最高使用年限,并对经济实力不足的渔民提供贷款帮助。

  近日,本报记者前往东山,调查这次利益格局调整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以前用海谁做主?

  外乡别想进来;村干部说了算

  1月20日,从福建省东山县陈城镇岐下村的渔港码头出发,坐在无舱的平底木船上、穿行过有如迷宫般的海上养殖作业区,海水的颜色也渐渐由绿变蓝,一群群的海鸥从我们头顶飞过。

  “这边是深海区了,那些就是我的深海养殖网。”林拱辉指着不远处海面上一个个硕大圆网。“直径60米、网深17米,一期24个。光这样一个深海网就20多万,连上鱼苗,一次投入就达1000多万。”做了20多年养殖的老林,原本是想把这个项目放到外省去做,而他最终改变主意是因为东山用海有“凭证”。  

  东山是全国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岛县,陆域面积约25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却高达1800多平方公里。全县的渔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其中捕捞量、水产品出口总量和总值、创汇均居福建各县第一位。

  随着近年福建“海洋强省”战略的提出,海域开发使用也日渐火热,却有一道绕不开的难题:用海越热、矛盾也越激化,海域归谁用,又由谁做主呢?

  “要么是‘祖宗海’——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用海,当然是我们的了;要么是‘拳头海’——谁家势力大,谁就抢先占海。再往后,前者演化成‘本地海’,外乡的别想进来;后者变成了‘权力海’,要想包海,村干部们说了算。”岐下村村主任陈志君告诉记者。

  岐下村海域2.4万余亩,其中可用于养殖的达到1.8万亩,是东山拥有海域面积最大的村。全村3700多人,真正占有者只有103人,几乎平均一人就占着近2000亩海域。而实际经营养殖的470多户基本都是租海的,“光靠租海一年最少都能挣个五六十万”。

  抢海、霸海的结果,除了贫富急剧分化,还不断加剧村与村、县与县间争海矛盾。2008年时仅岐下村就发生了11起涉海的治安纠纷。更为要命的是,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养殖区渔排、网箱数量急剧增加,海面上几乎没有一条顺畅的航道水路。“一是最怕台风季节,根本来不及疏散转移。二是减缓了水体流动,饵料拼命投、鱼药使劲用,结果要么海水富营养化、要么一闹鱼病几乎渔区全部都要遭殃。”陈城镇党委书记许春燕说。

  由此,2009年由县纪委牵头主抓的一场福建省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改革,率先在东山县拉开。

  拍卖收益怎么分?

  按60∶15∶25分配给县、乡、村

  显然,这是一场非常棘手的改革。

  经过多方设计,东山选择了“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先将已用的海域不断回收变成“净海”,再将经过县海洋渔业部门根据功能重新规划好的海域,进行公开招拍,但卖的不是产权,而是不同年限的使用权。

  2010年10月13日,福建省首例海域使用权拍卖,在东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开锣。总共3000亩的养殖海域被分为6宗地块,以每宗3.75万元底价起拍。经过18轮竞标,最终6宗地块以总价33.05万元中标,其中最高一宗中标价为8.4万元。总中标价高出起标价47%。在此前的一个月,东山还以34万元中标价格,向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出让了25年的303亩旅游用海使用权,而这也是福建省的首例。

  “我们对全县的海域重新进行了功能规划编制。”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阮授智说,“全县可用于市场化配置的11.6万亩海域,划定为各种类型的海洋功能区56个,其中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23个、港口航运区11个、旅游区2个、盐田3个、海洋保护区3个,渔业养殖占了80%以上。”

  为了确保海域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东山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海域收储、价值评估、公开交易等三个中心,还规定中标价将按60∶15∶25分配至县、乡、村三级使用。允许村集体在乡镇监督下,再进行二级以上统一招拍。

  截至2012年初,整个东山县共重新配置海域使用权46宗,面积4.16万余亩,总成交价1400多万元。据测算,总成交价比国家规定的海域有偿使用标准至少高出10倍以上,比起拍价高出4倍以上。

  林拱辉是在2012年2月以7万元价格拍下眼前这109亩海域的一年养殖权。“一是看中了这使用证。要不然我不是他们村的,根本拿不到。二是他们现在对这片海域清理后,水体流速超过了1.5米/秒,水质不错,可以根本不用药就能确保鱼类健康。”而陈志君则受全村委托分别以83万元和60万元的竞标价,分别于去年3月和5月拍下了两块总共4630亩的养殖海域,眼下全部分包给村民进行水产养殖。

  从原来103人占有变成全村经营,岐下村去年一年只发生了一起纠纷。在当地纪委的强力监督下,陈城镇湖塘、美山等村一批涉足“权力海”的村干部也被查处。

  竞标会否成垄断?

  限定最大面积、使用年限,有贷款扶持

  显而易见,市场化配置让国家的海域价值增值了。可是会不会又引发另一种问题——竞标会令有能力的人“赢者通吃”、令失海的人失去生存依靠?不断增加的标底,又会不会增加养殖者负担,最终推高水产品价格呢?

  “的确,这也是我们此次制度设计中格外考虑的问题。”东山县委书记张翼腾、漳州市纪委秘书长陈志斌告诉记者。

  为了防止垄断,东山成立“三个中心”的同时,2012年9月17日专门又颁发《关于养殖用海市场化配置中防止垄断的办法》。《办法》中明确规定,投标单宗养殖用海面积限制在10—50公顷内、年限在3—15年间、且单一竞标者(企业法人或联合户)最高不得中标超过3或2宗。不仅如此,在推行海域市场化配置期间,东山县还加快金融扶持改革,允许养殖者凭使用证申请银行贷款。据统计,目前东山县的养殖户凭借已成功配置的46宗用海,申请当地银行抵押贷款近8000万元,而这也大大促进了东山渔业从单一养殖、捕捞向精深加工方向的转变。

  随着海域确权的推进,东山沿海各村集体收入也有普遍增加,像岐下村去年为此净增了70多万元。“用这钱我们重修了小学、村路、安装了路灯,还为全村群众代交了养老金、新农合,这些款项加起来超过100万元。”

  对于后者,林拱辉则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其实群众以前负担更重!”比如岐下村,没有搞使用证前,包括他在内的470多户群众只能向那103人租海,租金则随行就市。比如搞鲍鱼网箱吊养,这几年基本是按每箱80—100元收取租金。现在村里收回后重新发包,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后,按每箱30元收取。所以实际上负担是降而不是升。

  “而且在过渡期(其中60%的群众还和过去的海域所有者有一年多合同期),我们还减收一半。这也是为什么是以村里名义统一竞标的原因。”陈志君说。

  据悉,去年10月,福建省专门在东山县召开了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现场会。目前海域确权工作已在全省普遍推广。截至去年,全省通过市场化形式出让海域使用权超过500宗,面积超过2万公顷,海域出让金超过3亿元,而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更是超过100亿元。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