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深挖齐鲁文化的源头

2013年01月27日04:38    来源: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1月26日讯 陶制大口尊上的古朴图像文字,蕴含远古记忆的古城遗址,浮来山中《文心雕龙》掌笔刘勰的故居,无不有着莒地文化的魂魄根基。作为与齐文化、鲁文化并存的另一大山东文化,莒文化更悠远,但对其的研究开发却远远落后于齐鲁文化。

  据了解,莒地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莒县陵阳河、大朱村、杭头等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之一。从文化起源、社会价值、历史影响来看,莒文化的历史地位与齐文化、鲁文化鼎足而立。

  曲阜师范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东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山东精神,如果总结出来,齐鲁文化将是很重要内容,而齐鲁文化往源头追溯,最有特色的就是东夷文化,其代表就是莒文化,齐鲁文化中的很多内容都源自莒文化。“相比南方的一些地区文化,比如楚文化、晋文化这些追溯性很强的文化,我们的齐鲁文化却没有深挖源头。”

  “山东人给人的印象是粗犷豪放,讲究仁义,这种文化来源于我们的‘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可以说,山东文化的基因就是东夷文化。”虽然贵为“基因”,但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刘德增委员坦言,我们对齐鲁文化研究的非常透了,但是对源头莒文化研究非常薄弱,其独特的东西还没有发掘出来。

  “作为莒文化发源核心地区,莒县已经意识到莒文化的潜力。”省人大代表,莒县县长王洪彩说,目前莒县建立了莒州博物馆、莒文化中心、莒州文街、东夷文明体验基地等文化项目,也开发了一些旅游项目,但莒文化研究是一个长期、持续投入的过程,既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综合布局、系统研究,也需要一个科学的机制,这需要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研究力量。

  这次政协会议上,刘德增、王育济、曾振宇、陈东、王云、杨波等多位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设立莒文化发展基金的建议》,呼吁政府加大对莒文化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设立与莒文化相关的文化发展基金,成立莒文化研究院,以文化带动区域绿色经济的发展。

  刘德增委员进一步建议,莒文化发展基金设立后,可以面向全国社科界人士设立若干相应课题,加大研究力度;考古等部门也可以设立专项考古发掘项目,实地探测,寻找更多远古文化的遗迹,为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还可发起成立“中国莒文化国际论坛”,将其打造成在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论坛,扩大研究力量。通过对莒文化的深度挖掘、研究、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提升“莒国文化、滋养齐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促进莒文化资源加速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优势,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大众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