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他们不乏关怀,唯缺父母的爱”

2013年01月24日08:18    来源:福建日报

晋江育婴院里,孩子们在集体上早教课,他们中有3个是被拐的孩子。

被拐婴儿江梓航还未满两个月,保育员对他特别关心。

  1月21日,晋江市育婴院的主楼形似童话中的城堡。“城堡”中的孩子,都曾有一段辛酸的经历。

  从2005年9月至2012年12月,命运之手将24名被拐卖后又获救的孩子,聚集到这里。他们现在的生活如何?回家的路在哪里?

  24名孩子的幸与不幸

  还未满两月的江梓航被抱在育婴员谢阿姨的怀里,笑得很开心。“他特别乖,除了肚子饿,从来不闹!”谢阿姨说。

  去年12月19日,晋江市公安局破获一起非法抱养婴儿案,江梓航被送往育婴院。由于一路颠簸,他着了凉,一进院就腹泻一周,哭个不停。经过医师的精心调养,小家伙痊愈后有了笑容。

  正在玩撕贴画的江映婵是个特殊的孩子,2008年9月,晋江市警方发现了被非法抱养、仅8个月大的她。进院后,她被发现患了脑瘫。江映婵一直到4周岁还不能站立,直到去年6月,育婴院院长助理、康复医师陈祖昭3年多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看她站起来,一切辛苦都值得。”陈祖昭说。

  在育婴院,24名被解救出来的孩子都得到了悉心照顾。陈祖昭说,11名孩子已在当地小学上学,8名孩子在当地幼儿园上学,5名孩子尚未到学龄。

  24名孩子按年龄段住在不同寝室,每间寝室有3名保育员三班倒值班。“孩子已这么可怜,不能再让他们受半点委屈。”一名保育员告诉记者。

  育婴院院长许秀端说,19名上学的孩子有专车接送,每天晚上还有老师为他们辅导功课。此外,育婴院设立爱心小屋,孩子们如表现好,会得到一定的爱心分数,可用分数换取零花钱、学习用品和玩具。

  “爸爸妈妈”成为孩子们共同的秘密

  在育婴院,孩子们不乏关怀,然而,父母之爱的缺失,却是残酷的现实。“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关于父母的潜意识。”陈祖昭说。

  早教老师许也恬告诉记者,在5名尚未到学龄的孩子意识里,妈妈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随着身边的弃婴一个接一个被“父母”领养,这个概念在他们脑海中会越来越清晰。

  “我经常告诉他们,妈妈一直在等他们,只要表现乖,妈妈就会接他们回家。孩子们渴望母爱,这个方法很奏效,他们马上变得很乖。”许也恬说。

  当孩子们上了幼儿园,父母的意识开始清晰。陈祖昭说,幼儿园经常会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育婴院人手紧张,不能为8个孩子配齐“父母”,孩子们就会问:“同学们一个人就有父母两个,我们为什么8个人才两个?”每一次,陈祖昭都无法回答。久而久之,“爸爸妈妈”成为孩子们共同的秘密,外人一问起,就默默不作声。

  小学阶段,一些孩子会用作文表达寂寞和对父母的渴望。

  8岁的江心语这么写道:我一个人在家,怎样度过这一天呢?我先画了红红的太阳和白白的云朵,又画了一棵大树。然后我画了小白兔和兔妈妈带着一些礼物,去小熊家做客。再添点什么呢?画一条弯弯的小河吧!河边还盛开着小花。一幅美丽的画终于画好了,我好像也进入美丽的图画里,不感到寂寞了。

  7岁的江若婷写下一个梦:“这时,我仿佛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到了上海东方明珠塔最高点,我从望远镜中看到了上海美丽的景色,看到了黄浦江,看到了南浦大桥……我高兴地笑出声来。丁零零,闹钟响了,我从美梦中惊醒。呀,天亮了,原来我是在做梦呀!”

  回家的路依然漫长

  网络上,针对这24名孩子的“我想妈妈,我要回家”公益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但现实中,回家路依然漫长。

  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刑警杨添福告诉记者,从2005年9月开始,晋江公安局陆续在第一时间将他们的DNA数据输入全国被拐儿童DNA数据库,然而至今未找到吻合数据。他表示,这可能因为有的孩子父母未及时报案,或者有些狠心父母主动卖掉孩子。据分析,这些孩子大部分可能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偏远山区。

  若兰、如诗、柳影……这些诗情画意的名字前,一律被冠以江姓,一方面证明他们都是在晋江被解救,另一方面,在育婴院里用于区分他们和其他弃婴。从法律角度看,这24名孩子并非弃婴,也不是无监护人婴儿,因此在法律上无法办理认养手续。如果找不到父母,24名孩子可能只能在育婴院长大成人。“一对尽职尽责的父母,一个温暖的家,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警方表示。

  目前,“微博打拐”官方微博已陆续发出其中12名孩子的具体情况。23日晚,“微博打拐”发起人邓飞呼吁全国丢失孩子的父母都去采血入库。“‘微博打拐’基金愿报销丢孩子的父母到公安部门采血所需的路费和食宿费,鼓励大家报案。希望两边齐发力,警民合作,为孩子而战!”他说。

(来源:福建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