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4日05:25 来源:大众日报
本报邹平讯 1月22日,在西王社区住了近一个月的赵宝文离开儿子赵乃顺的家,要回到30公里外的老家码头镇小郭村。临上车,他对儿子说:“从小将你拉扯大没寻思着你能安这么一个舒坦的家,要不是挂心家,真要在这里过一冬。”
赵乃顺2007年退伍后来到西王集团做保安,因为表现优秀,2009年被安排到西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开车,月工资也从1600元提到2700元;2011年结婚,2012年6月搬进西王社区,新居面积160平方米,水、电、暖、气、有线、网线齐全,24小时有热水。
开河村有267户,村址占地360多亩。仅仅一路之隔,西王村民过的是城里人的日子,而开河村还是农村的老样子。然而,随着集团规模日渐扩大,员工对住房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西王也正为没有土地建房而苦恼。于是,由镇政府出面协调,以旧村改造的形式,由西王集团为开河村建社区,一切配套与西王社区居民同等待遇,剩余土地供给西王集团为员工建居住楼,1.6万员工就地“拥有一个家”的梦想将很快实现。
西王村由一个面粉厂起家,如今发展成为以玉米深加工和特钢为主业,投资涉及置业、酒水、物流、热电等多个行业的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成为全国唯一拥有4家上市公司的村庄。2012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70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97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00位,每年的税收贡献占到韩店镇80%以上。从160户的小村到3万人的大社区、从本村只有1070亩地到现在12平方公里的工业园,西王集团的膨胀过程没有兼并一个村,所有用地由镇政府出面,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以土地流转的方式解决,离开土地的农民既不失地而且都在西王村的企业就业。而西王集团的快速发展又使周围村土地大幅升值,西王村才可能以垫资的方式帮助开河等村庄建设新社区,同时为自己员工解决后顾之忧换取了空间。西王村党委书记王勇说:“农民离开了土地能够就业,居住条件改善了,养老有保障,就会自愿选择聚集,城镇化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今年,西王集团开始实施一个更大的举措: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以镇政府为桥梁,与有地农民达成协议,小麦收获后种5万亩红高粱,为酒水公司供应原料粮,产前、产中、产后等全方位服务均由西王集团提供。这将使全镇最后1万名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明显加快了韩店镇城镇化步伐,镇政府已经规划出8000亩的“韩店新城”,可容纳7万多人入住。
(来源:大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