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顺昌芦柑:何时不再“寄人篱下”?

2013年01月22日07:54    来源:福建日报

  编者按:

  顺昌、永春,两地均盛产芦柑,发展路径却相去甚远。一个是“屌丝”的蜕变,一个是“高富帅”的突围。对此,“新观察”栏目分上下两期来讲述。敬请关注。

  15日,在南京参加完顺昌柑橘推介活动的顺昌县县长朱志华连连感叹:“没想到他们这么喜欢!一天就卖掉3000多吨!”

  县柑橘协会秘书长廖建平说,此次南京之行收获颇丰,销售了大量芦柑,还与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签订4项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一项是在名特优产品展区为顺昌柑橘设置一块区域。

  顺昌芦柑种植历史悠久,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只是芦柑中的“屌丝”,先后冒充漳州芦柑和永春芦柑这两位“高富帅”,在市场上默默生存。直到最近几年,顺昌芦柑才渐渐为世人所知。

  仿 冒

  早在1992年,顺昌就有不少人带着顺昌芦柑在外地闯市场,洋墩乡的陈德旺就是其中一个。

  那时,漳州芦柑名气大,陈德旺在北京、唐山等地销售披着漳州“外衣”的顺昌芦柑。漳州人推行大果小果分级销售,而顺昌芦柑好的次的都以“统货”卖,与漳州的次等芦柑卖相同的价。价格有优势,北方的客户们明知仿冒,也乐意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永春芦柑走上巅峰,“一览众山小”。于是,顺昌芦柑改穿永春“外衣”。顺昌芦柑种植面积有8万亩,丰年产量达13万吨,小年也有8万吨,绝大部分依赖永春人上门收购。

  久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有财,曾给永春收购商当过“经理人”,“帮永春人收芦柑,1公斤我只赚4分钱,那时我们顺昌做芦柑的,相当于给永春人打工,他们说什么价就什么价”。

  陈德旺回忆说,永春人一打假,顺昌芦柑的经销商就得纷纷紧闭店门,把芦柑藏起来。

  正宗的永春芦柑,在包装箱上正大光明地印上“中国芦柑之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信息。而顺昌芦柑,只能偷偷地“寄人篱下”。

  逆 袭

  如何实现“逆袭”?

  2005年,顺昌县委、县政府提出柑橘产业“一主两辅”的发展战略,其中,“一主”便是芦柑。

  2006年,洋墩乡乡江村在全县率先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随后,全县推广低产果园改造、测土配方施肥、强化抗旱、生草栽培、整形修剪、合理采收等。经几年努力,顺昌芦柑优质果率从20%多提升到50%以上。

  2008年,四川“柑蛆”事件给柑橘行业带来大危机,各地芦柑产量大减。而顺昌保持坚挺,一举成为全国产量最大的芦柑种植区之一。

  2009年-2012年,荣誉接踵而至: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顺昌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全省第三个“中国芦柑之乡”……

  为推广品牌,该县每年举办柑橘节和优质柑橘评选,还以柑橘协会为主体去外地做柑橘推介会。

  目前,该县有10家柑橘龙头企业、50多家柑橘专业合作社,其中14家企业、合作社的柑橘基地获得出口果园注册登记认证。

  问 题

  连日来,记者在该县埔上、洋墩等地采访时,发现许多外省货车正在装载的芦柑,大多仍在使用“永春芦柑”的包装。仿冒,仍然存在。

  在顺昌收购芦柑已有8年的永春人康先生直言:“顺昌芦柑味道不错,但由于名气还不够响,种植大户很难买到打顺昌牌的纸箱。”

  “不论顺昌芦柑还是永春芦柑,只要是福建芦柑,在江苏销售都不成问题。”江苏盐城客商嵇雄说,“但遗憾的是,顺昌这边能提供的包装箱大多是打永春牌的。”

  宏昌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叶光生说,2002年县里推广使用打顺昌牌的包装,每个纸箱补贴0.2元,鼓励顺昌人打响自己的品牌,在市场造成过一定影响。但由于顺昌芦柑市场推广有难度,收效不大,政策持续了两年后就停止了。

  眼下,不少客商慕名而来,愿意推销顺昌芦柑,却在原产地很难找到打顺昌牌的包装纸箱。

  此外,顺昌芦柑目前仍卖不出永春芦柑的价格。“顺昌芦柑太便宜,果农不爱惜,采摘、包装都很粗暴。”廖建平说。

  模 板

  在位于仁寿镇的大丰收果蔬专业合作社里,却是另一番风景。

  “柑橘像鸡蛋,轻拿又轻放”,在这条横幅下,10多名女工在包装芦柑,每个都用印有“顺昌芦柑”的红色塑料袋套住,外包装纸盒上最显眼的也是“顺昌芦柑”四字。每个纸盒还贴有二维码,那是“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象征。

  走进该镇长圳村八字桥金水农场的柑橘示范基地,入口处立着一块“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的牌子,标示基地拥有柑橘无病毒苗木栽培技术和芦柑简化修剪技术。而该基地的试验责任人,是来自永春的“外援”——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站长张生才。

  仁寿镇现有芦柑种植面积2.3万亩,去年产量2万吨,为顺昌最大芦柑产区。“仁寿早就在打‘顺昌芦柑’品牌了,这几年我们的芦柑卖得很好。”金水农场老板、大丰收合作社牵头人张金水说,他也到南京参加推介活动,带了2万多公斤芦柑去,远不够卖。

  “仁寿走对了路。我们已看见胜利的曙光。”朱志华满怀憧憬。

(来源:福建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