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众多媒体报道了某高级领导干部,仅仅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免职的新闻,引起了广大民众的热议。大多数人认为,上级对这名领导干部的组织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是给整个干部队伍建设敲响了警钟。细读媒体评论,笔者也深有同感,作风问题确实无小事,作为共产党的干部,应该切实管好自己的生活作风;作为各级党组织,应该切实重视对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和考核。
在我党的历史上,“生活作风问题”是“德考”的重要指标。不仅领导干部,就是普通民众,如果在生活作风上出现问题,不但会受到组织的严肃处理,还会受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但近些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一些人受所谓“现代民主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积极仿效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搞情人、包“二奶”,并由此逐渐滑向了腐败的深渊。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被查处的腐败分子95%的有情人,60%的与包“二奶”有关。生活作风糜烂成为一些领导干部堕落的前兆,而且愈演愈烈。
为什么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越来越多?笔者认为,关键是一些单位的党组织也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把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看轻了。所以,不重视对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监督和考核,使用干部只重其“能”,不重其“德”。特别是对一些工作能力强、但生活作风有明显问题的人,不仅不严肃处理,反而在提升使用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帮其顺利过“关”。这在无形中助长了这种糜烂作风的漫延。
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看起来只是个人低劣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的体现,其实,稍稍动动脑子,就会发现,它既关乎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关乎社会风气建设。因为,人民群众总是从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中来认识和评价我们党,领导干部作风好,党的形象就好。如果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不检点、不自重,甚至品质低下、道德沦丧,不仅会极大地损害党的形象,而且,会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绝不能小视。作为各级党组织,应强化对党员干部队伍生活作风的监督。对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党员干部,坚决不能提拔重用;对那些不讲廉耻、道德沦丧、影响恶劣的党员干部,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还必须撤职查办;对触犯刑律的,要严格按照有关司法程序进行惩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本人,应自觉把生活作风当做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来看待,加强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知荣辱、明礼仪、讲诚信,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经常检视自己的生活作风,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真正做一个作风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守道德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