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外媒参考

港媒称中共高层接地气凝真气 清醒看到发展不平衡

2013年01月21日14:35   来源:中国侨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图为习近平、李克强向记者挥手致意。中新社发 廖攀 摄

香港《成报》21日刊发研究院郑中观的文章评析中共新一代执政团队,作者认为,中共新班子接地气、凝真气。他们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习李班子”打开了一扇世人都知道的门,又用力地推开了另外一扇世人不太关注的门。这扇门背后的严峻和严酷,需要务实,需要脚踏实地和容不得半点的骄傲和虚伪,需要“凝真气”。

文章摘编如下:

我们依据多年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观察,看到除了习李体制框架清晰,亲民务实“正能量”还来自于习近平身边的其它政治局常委,而对中共核心“正能量”体系的高度关注以及解读分析,有助于把握未来中国政商和时局的变化,切中历史脉搏。

在我和同我一样关心中国政局的人看来,中共新领导核心共襄“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洞察民意,掌握民心”来自于骨髓里的亲民基因,这个被坊间喻为“接地气”的举措,但是同样的“草根生涯”经历使他们深谙来自基层的讯息和感受执政之重,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班子也在接地气上有漫长的履历,他们都在不同时期下过乡,扛过枪,睡过土坑,受过罪,吃过苦,读过书,经受过大风大浪。

李克强曾是知青,张德江曾是知青,俞正声曾是工人,王岐山曾是知青,张高丽曾是工人,他们踏上社会的第一份工作都在基层,都“接地气”,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工作岗位下,他们都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吸收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素养历练,换句话说,在不同时期都经历了磨难和锻炼,他们更了解民间疾苦,更懂得中国的真实现状,更了解民意,更知道老百姓所想所要所需,对变革和改革有充分的原始激情、思想准备和实施动力。

习近平在十八大后考察首站去了深圳。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成规模有影响被世界认可的特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面风吹雨打不倒的旗帜,这次考察被外界定性为改革信心和资讯的明确传递,是21世纪人口大国的一次新的接力赛,被理解为向世人宣示了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勇敢创新,破除迷信,打破新的陋习和陋规,才可以推动中国前进,“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再次被强调。

如果说考察是树帜之举,也可以说接天气之举,那么习近平第二站的调研就是立行之措,也可以说是接地气之举,他选择了离北京350公里远的河北贫困地区且驱车直至,看的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中国贫富不均的软肋,以及改革之光照射不到的死角、拐角,走访多家农户实际了解情况,问实情听真话。

建国60多年及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外汇储备及综合国力已到了足以傲人的地步。中国的城乡高速发展,社会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可圈可点可歌可贺的事情很多,但是这些没有挡住习近平和他的团队视线,他们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的不平衡,贫富不均,分配不公,法治不严,不管你知道还是不知道,懂得还是不懂得,理解还是不理解,误会还是不误会,形象的比喻是“习李班子”打开了一扇世人都知道的门,又用力地推开了另外一扇世人不太关注的门。

这扇门背后的严峻和严酷,需要务实,需要脚踏实地和容不得半点的骄傲和虚伪,需要“凝真气”。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