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17日,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会明显减弱。16日起有一股冷空气会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会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者消散。”
1月15日,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的这段天气预报,让近日饱受雾霾天气困扰的记者稍稍松了口气。
航班取消、口罩热销、晨练不如不练、开窗不如关窗……连日来,笼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严重雾霾天气再次敲响环保警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5位专家从不同侧面为公众普及了相关科学常识,希望公众科学应对雾霾天气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雾霾因何围城
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
为什么这次的雾霾天气格外严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认为,排放增加、大气自净能力衰减、不利的气象条件,是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的三大因素。“一是排放增加,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二是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差。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之后,一定的限度内大气本身可以通过物理、化学过程,把污染物稀释掉、消化掉。但大气的自净能力现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衰减。第三,北京的气象条件很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北京三面环山,污染物总是跑不出去,只有强冷空气来时这些污染物才能彻底消除。目前北京市的气象条件大概有三分之一是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
据悉,气象部门和环保部门对主要城市污染物来源做了大量研究,虽然污染源不断变化,每年不同、各地也不同,但某些研究结果已经得到基本的共识。王庚辰表示,以北京为例,主要污染源中,汽车排放占20%左右;工业排放约占17%、18%左右;工地施工扬尘排放占近20%;来自北京市外的外来污染也占了约20%。
中国气象科学院大气成分研究所所长孙俊英称,相关研究人员对造成此次污染的细颗粒物进行了化学成分,从分析结果看,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黑炭的浓度较高。“有机物大概在40%左右,硫酸盐17%、硝酸盐14%。”硫酸盐通常是冬季取暖以及工业燃煤排放二氧化硫后,在大气中经过化学过程转化而成。硝酸盐则多因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经过大气化学过程转化而成。“到了冬季因为取暖等原因排放的量比较大,加上不利的天气因素,共同导致了大范围的雾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