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维修能力建设与部队保障需求无缝链接;人才队伍全面加强,维修能力大幅跃升;制度机制不断健全,精细化管理、精确化保障逐步实现……深冬,第二炮兵装备部组织召开的装备维修能力建设工作现场会上亮点频闪。
设计清晰可行的“路线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
那么,具体到装备维修能力建设,如何实现这个“大的发展”?
认真总结过去,才能更好面向未来。近年来,第二炮兵装备战线始终把保持装备性能状态、加强维修能力建设作为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战略工程,以提高装备核心维修能力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维修保障能力建设的“蓝图”。
组织开展大修体系调整优化,明确多个大修机构和部队修理机构的功能定位、任务分工,全面推行专业化、规模化定点大修。仅用3年,他们就基本建成了具备多种型号导弹武器地面设备和关键部件自主核心修理能力的大修体系。
如今,从平时维修、延寿整修到战时抢修,维修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装备维修体系日益完善,维修能力建设与部队保障需求实现无缝链接。
在此次现场会上,第二炮兵装备战线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如何深化推进战略导弹部队装备维修能力建设”深入研讨、集智攻关,设计出清晰可行的“路线图”——深化推进装备保障军民融合,不断提高层次、拓展领域、创新模式,逐步实现第二炮兵装备保障全领域、全系统、全方位的军民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平战一体、快速高效的维修保障机制;适应新的形势任务,整体提升战略导弹武器核心维修能力,维修范围向全型号、全系统覆盖,修理能力向平时具备主战装备定点独立大修能力、战时具备多方向支援保障能力和快速实施伴随保障跨越。
科学理念指引方向。有关专家认为,这张着眼战略全局的“路线图”,必定换来维修能力建设的“满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