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购物卡:用的不买,买的不用?

2013年01月11日07:17    来源:解放日报

哥仨好 新华社记者 冯印澄 作

  据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一张购物卡,送卡者用公款购卡,收卡者或直接消费,或转手套现。记者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苏等地调查发现,春节将至,购物卡是备受青睐的礼品,辗转于商场、官场、卡贩子之间,形成一条“循环”产业链。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元旦、春节期间,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洁自律,严禁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如何遏制购物卡乱象、刹住节日送礼风,成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一道考题。

  公款打着“办公用品”买卡

  在广西南宁百货大楼、梦之岛和广州友谊的服务总台,当记者询问开什么发票能报销时,一名工作人员递上几张清单说:“这是能开发票的项目,你算好账后,待会告诉我们就行了。”

  一位在多家百货商场从事财务工作10多年的财务人员向记者透露,如今,不少人用公款购买购物卡,“个人送礼、公家埋单”,报销时往往打着“办公用品”“办公耗材”的名号。

  资深财务人员吉鹏告诉记者,一些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 “办公用品”发票,一到年底往往激增几倍甚至几十倍。

  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局、预防腐败局联合出台的 《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要求,购卡1万元以上须实名登记;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要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购买,不得使用现金。对此,不少人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相关规定。广州的广百百货公司一名工作人员透露,有些三五个人一起来办卡的,每张卡都不会超额,加起来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催生“循环”产业链

  在福建省一个地级市,从事礼品回收的马先生告诉记者,逢年过节是行情高峰期。近年来,购物卡和名烟名酒是他回收的“主打”商品,因为这些物品不仅相对 “好估价钱”,也受到送礼者的“青睐”。

  “礼品回收行业就是看准了‘用的不买,买的不用’这一特点,通常以购物卡、名烟名酒的市场价格为基准,在回收和出售之间赚取利润差。例如,以7折的价钱回收礼品,再以9折的价钱卖出。”马先生说。

  回收——套现——再消费,购物卡兜兜转转、几易其主的过程,催生了一条“循环”产业链。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谢世诚认为,购物卡泛滥蔓延并形成完整的利益链,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节日腐败的情况。

  谢世诚认为,目前实名制购物卡的规定只限定了人们在预付费购卡层面的实名登记制度,若要实现对购物卡的有效监管,还需在使用环节实行实名制。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