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富婆”环卫工余友珍: 人活着就要干活

2013年01月09日13:26    来源:重庆日报

  清晨5点,余友珍在武汉徐东大街清扫街道(2012年10月13日摄)。 新华社发

▲▼余友珍在武汉徐东大街擦洗垃圾桶(1月1日摄)。 新华社发

人物介绍

  余友珍,54岁,是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村村民。1976年,初中毕业后的余友珍开始种菜,自产自销。

  1998年,因菜地被征用,余友珍做起了环卫工。

  这些年,余友珍用辛苦攒下的钱加盖房子,又用赚来的房租继续加盖楼房。几年下来,她家的房子由1栋变成了3栋。

  2008年开始,东湖村实施城中村征地拆迁。自家房子被拆之后,陆续换来了21套新房,总价千万元。

  余友珍做环卫工,一做就是14年。去年10月,余友珍因工作表现突出,荣获武汉市第16届“环卫工人节”市容环卫先进工作者称号。

  (据新华社武汉1月6日专电)

  新华社武汉1月8日电 (记者 冯国栋)武汉“富婆”环卫工余友珍,富裕后保持劳动本色,面对20多套总价千万元的拆迁还建房,仍放不下手中的扫帚。记者7日在武昌区城管局采访时了解到,自1998年工作以来,身为合同工的余友珍坚持扫地14载,期间只请过2次假。“拿了工资就得好好干活。”这是余友珍的信条。

  遇拆迁一夜“暴富”

  1959年,余友珍出生在武汉武昌东湖村。初中毕业后,为谋生计,她先后做过菜农、车辆运输、厨师等行业。1998年,经邻村好姐妹的介绍,余友珍进入武昌区城管局二桥清洁队,成为一名环卫合同工。此后,她一直坚守在长约3000米的责任路段,一干就是14年。

  2008年,一个“拆”字让余友珍始料不及。她的生活也因此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这一年,余友珍自家的3栋“洋房”被拆了。“盖房子的钱都是一分一分挣来的,拆了心疼。”余友珍说。

  余友珍告诉记者,她为了攒钱盖房子,每天在菜地里劳作,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不仅要为菜地浇水、挑大粪施肥,还得肩挑蔬菜到市场叫卖。几年下来,她把辛苦攒下的钱全都砸在了盖房子上。后来通过出租闲房,她又赚了一笔,加盖了2栋“小洋楼”。

  房子没了,借着城市扩展的东风,靠着国家补助政策,余友珍“意外”获得了20多套还建房,其中5套计划今年能领到。按照地段均价,补偿房产的总价约千万元。

  唯一变化是把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

  “补偿了这么多房产,你就别做环卫工了,在家享福吧!”很多好友听说余友珍分了房子,纷纷向她建议。余友珍却不这么想,她淡然一笑:“穷的时候怎么过,富了就该怎么过。”

  据武昌区城管局二桥清洁队副队长付国炬介绍,除了几个好朋友,队里的人几乎都不知道余友珍有这么多房产。“从她外在穿着和工作态度上,前后丝毫看不出任何变化。”唯一的变化,她去年把骑了多年的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

  余友珍的同事王腊英说,余友珍本人口碑很好,为人豪爽,任劳任怨。她清扫的路段在2011年被评为区级“巾帼文明岗”示范路段。余友珍连续3年被评为武昌区城管局年终“先进个人”。

  记者7日在武昌区城管局采访时了解到,余友珍上班14年来,基本上从事夜班加早班工作。每天凌晨3点必须到岗,上午10点才能休息。她从未迟到或请假,只为婆婆和自己的父亲办丧事分别请过3天假,其他时间没有请假。

  “自己来干活,可以给子女做榜样”

  记者问她何时打算放下扫帚。余友珍的回答很肯定:“只要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她说,人活着就要干活。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有份工作做,总比闲着强。“自己来干活,还可以给子女做榜样。”

  余友珍育有一对子女,均已成家。两人在找工作遇到挫折时,余友珍总是告诫子女:“吃饭就得干活”,“不能坐吃山空。”

  母亲的三个习惯

  ——儿子眼中的余友珍

  据新华社武汉1月8日电 (记者 冯国栋)武汉“富婆”环卫工余友珍,拥千万房产后不放弃环卫工作,教育子女要勤劳。事迹见报后,余友珍33岁的儿子说,她的一些习惯对后辈影响很大,“会像妈妈一样好好做事的。”

  习惯凌晨赶早做事

  “我记事开始,妈妈就靠种菜养家。晚上她提前把菜摘好,洗掉泥土,用麻绳捆好,一直忙到9点多。第二天凌晨就起来骑自行车去早市卖菜。”余友珍的儿子说。

  “车子装的菜差不多有100公斤重,门前有个难爬的坡,妈妈骑不上去,我就得起床帮忙推一把。”那时,余友珍丈夫老曾在渔场值夜班,没法回家帮忙,卖菜只能靠余友珍一人。

  凌晨早起卖菜的日子,在余友珍儿子印象里持续了10多年。

  “1998年,妈妈做了环卫工,每天上凌晨3点钟的早班。她习惯了早起,所以不需要闹钟,到了上班的点会自然醒。每次醒来洗漱出门,总是静悄悄的,怕吵醒我们。”

  余友珍上班14年来,基本上从事夜班加早班的工作。每天凌晨3点必须到岗,上午10点才能休息。

  “大约4年前,妈妈凌晨起床给孙子冲奶粉,从床上摔下,造成膑骨骨折。她身体大不如以前,起床也得靠闹钟叫了。”

  说到这里,余友珍儿子的声音开始哽咽:“她操劳了这么多年,真的老了。”

  习惯喊子女“多做点事情”

  余友珍的儿子因为工资待遇问题经常换工作。没有工作,他就在家待业。一段时间,他大约有3个月没出去做事。

  “妈妈经常喊我们多做点事,不要闲着。她习惯说:吃了饭就得干活。一开始,这话听多了有些烦,看到她自己干活这么辛苦,我很内疚,就想早点找到工作。”

  “其实妈妈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社会上有一些人游手好闲,靠打牌混日子,有的还染上了毒瘾。她说,要出去做点事,不论做什么工作,钱多钱少也无所谓,只要别违法乱纪,她都不会反对。”

  “后来,我开始明白妈妈的道理。她不指望子女能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只希望能够承担一些责任。不做事,就没有责任,迟早变懒惰,出问题。”

  在余友珍的鼓励下,她的子女均已经找到工作。

  习惯了生活节俭

  “她节约惯了,舍不得买新衣服。拉开柜子,就是那几件。还有,很多年上班骑一辆破旧自行车,去年才换了电动车。”余友珍儿子说。

  “她喜欢旅游,回来会跟我们讲她都去了哪些好玩的景点。收费参观的景点,她基本上不会去。她说景区纪念品比较贵,所以很少花大钱买。”

  余友珍不仅自己生活节俭,还要求子女不能奢侈浪费。

  余友珍儿子说:“东西买贵了她会说。手机换多了她也要说。我曾想过创业。她跟我说,创业要想好,有计划,有目标,不能东搞搞、西弄弄。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创业,等于浪费。”

  “母亲总是放心不下我们。虽然都已成家,但她看来,我们还是长不大的孩子。她想做样子给我们看,让我们不要懒惰。我们已经看到了,真希望她不要再这样操劳了。”他说。

  新华时评

  可贵的是 对财富的平常心

  新华社记者 冯国栋

  武汉城管环卫工余友珍富裕后坚守劳动者本色,教育子女“能做事就别闲着”。她的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充满着正能量,给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竖起了一面自省的镜子。

  纵观余友珍的致富路,是勤劳致富和分享城市发展成果所致。做农民种菜让她获得“第一桶金”。她用种菜得来的钱盖起了房子,后来又把房子出租。靠着不断积累,她的房子从1栋变成了3栋。借力城市扩展的东风,靠着国家补助政策,她在失去土地和房子之后,得到房屋补偿,财富增量可观。

  难能可贵的是,余友珍坐拥千万元房产却不失平常心。在她眼中,劳动是人谋生计的一种手段,更是生命价值的一种证明,因此富裕之后也要劳动。“穷的时候怎么过,富裕了就该怎么过”。余友珍没有躺在金山上懒惰起来,在一条不足三千米的道路上,她风里来雨里去,一扫就是14年。

  有人富裕后扫货,有人富裕后扫街。看看网上充斥的种种炫耀财富、因富而骄、因富变懒的例子,余友珍的活法就更显示出时代的意义。那些纵容“富二代”、“官二代”的父母,也应该学学余友珍教子法。她是用实际行动教育子女,从而让子女明白,坐享其成是件很可耻的事,劳动永远是光荣的。

  余友珍的人生是活的教科书,世人可以从中读出对勤劳的执著多么受福,对财富的平常心多么可贵,劳动光荣价值观多么闪光。但愿每个中国人都意识到,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也许不一定拥有上千万元房产,但一定会在劳动中找到自我价值所在。 (新华社武汉1月6日电)

  对话余友珍

  人不能被钱砸倒 更不能被钱压倒

  当年种菜比现在扫地苦多了

  记者: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你的事了。

  余友珍:我不想出名,我就是一个环卫工,扫大街是我的本职。

  记者:社会上时常发生有人瞧不起环卫工的事,您遇到过吗?

  余友珍:碰到过。4年前,一个的士司机看到我在水凼子旁边,还开得飞快,溅了我一身水。我说,是怎么开车的?结果他说,你个扫地的,嚷个么事!旁边的同事气不过,帮我说话:“扫地的怎么了,她的钱可以砸死你!”

  记者:您觉得人会被钱砸倒吗?

  余友珍:人不能被钱砸倒,更不能被钱压倒。

  记者:大家都觉得扫地很辛苦。

  余友珍:习惯了,不算苦。和当年种菜比,好多了。以前种菜每天要劳动10个小时,现在扫地只有8个小时。

  记者:有些人议论您有这么多房子。

  余友珍:房子不是随便来的,当年的旧房子,也是一砖一瓦攒钱做起来的,日子过得很节省,没想到会拆迁。我祖祖辈辈都是这个村的,一大家子人,所以才有这么多房子。

  记者:有了上千万元的房子,应该很高兴。

  余友珍:也不全是高兴。土地没有了,开头心里很不踏实。我们家几代人种菜,种完这季,又翻一季。辛苦归辛苦,但总觉得子子孙孙都有菜种,有饭吃。

  14年没看过一次完整的春晚

  好想到现场去看一次

  记者:每天上班忙些什么?

  余友珍:我第一天当环卫工,就是上早班,上了14年。就是凌晨3点半到岗,一般上午10点半下班。3点钟就要起来,靠闹钟起床,每个星期休息一天。我们每个月的工资本来是1200多元,因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是两天,我们只能休息一天,休息日上班就补了200多元,一共1400多元。我负责扫岳家嘴立交桥到汪家墩一段,上班后先仔仔细细扫一遍,要花两个小时,过完早后,就沿马路来回捡垃圾。

  记者:听你同事说,你们十几年没看过一次完整的春节晚会。

  余友珍:是的。到了节假日,我们更忙,到处是鞭炮渣子。中央电视台的春晚晚上8点钟开始,我不能看完,要早点睡,不然的话,第二天早晨3点钟起不了床。真想去现场看一次完整的春节晚会。

  当环卫工一直到干不动

  记者:有人问,您这么多房子,为什么不开个小店,或者做生意投资?

  余友珍:1992年,我和老公一起去过深圳。当时做生意做垮了,就不敢再试了。

  我是个农民,没什么文化,连电脑都不会开,更不会玩。还是知识靠得住,房子是死的。我儿子是高中毕业,他曾经后悔说,自己当年书读得太少了。女儿学问多些,不一样。

  记者:您会一直当环卫工吗?

  余友珍:我会一直做下去,一直到干不动了。

  记者:子女让您操心吗?

  余友珍:曾经有一段时间,儿子在家里呆过两个多月,我就在屋里嚼他。儿子现在做得蛮好,他后来对我说,妈妈说的是对的。

  记者:您担心孩子什么呢?

  余友珍:我最担心孩子不出去做事,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那家里就毁了。儿子这些天看报纸后跟我说,妈妈你放心,我们不会那样做的。

  (原载2013年1月7日《武汉晚报》,本报有删节)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