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天然水潭藏山涧 野生江鱼也家养

2013年01月09日13:23    来源:重庆日报

冯广周从鱼池里舀起的野生鱼。通讯员 李诗素 摄

  本报通讯员 李诗素

  近年来市面上家鱼越来越多,但在许多人眼中,味道鲜美自然还数野生鱼,惟其捕捉不易、比较少见,往往“可遇不可求”。

  黔江阿蓬江畔,一位渔民巧妙利用山涧里的天然水潭,将野生鱼养起来。水潭里的鱼野性不减,却可按需捕捞,这位叫冯广周的渔民因此收入颇丰。

  日前,笔者专程前往阿蓬江镇,参观了这个神奇的野生鱼池。

  渔民的难题

  冯广周的天然“鱼池”位于山涧里,距离阿蓬江约150米远,周围树木森森、流水淙淙,景色绝佳。

  斜坡处,一股甘冽清泉奔流入“池”。

  清澈见底的“池子”里,游鱼成群,历历可数。

  冯广周在阿蓬江畔长大,从16岁开始下河打鱼,迄今已有20多年时间。

  渔民不用种地看天吃饭,但渔民也有渔民的难处:捕不到鱼,发愁;碰上哪天捕鱼多了卖不出去,更发愁。

  冯广周也不例外。

  直到2009年,他进山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天然水潭,才灵光闪现,找到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天然的“鱼池”

  冯广周的办法,就是将捕捞来的野生鱼“贮存”在这个水潭里。

  水潭能放养1000多斤野生鱼,随时可以按需捕捞。

  起初,这个水潭面积小,水源也不大。

  冯广周将水潭深挖,再到山上将别处的山泉引过来,这样,“瀑布”有了,深潭也有了。

  几股水源都是从山上洞穴里流出来的,无污染、纯天然。

  捕获的各类野生鱼放养在这个水潭里,因为环境基本未变,所以野性不减。

  冯广周又在水潭出口处安装了一个细密的铁丝网,鱼儿就不至于顺着水流跑掉。

  收入成倍增

  阿蓬江神龟峡段江面宽、水流平缓,流域生态植被好、景色优美。

  这段江面上,禁止电鱼、炸鱼和毒鱼,但渔民可以用网捕捞。

  这里野生鱼种类繁多,其中大部分,在市场上售价超过60元/斤。

  近几年来,只要捕到野生鱼卖不掉的,冯广周就放养在“鱼池”中,有人慕名来买,就用网兜舀起来。

  鱼当然不能只喝山泉水,冯广周又不时到阿蓬江里捕捞一些小麻鱼、小虾、泥鳅,放到“鱼池”里当饲料。

  靠着这个办法,冯广周捕鱼收入2010年达6万多元,比以前高出一倍;去年,又增加到12万元。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