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消弭城乡差别的嘉善试验

2013年01月09日11:36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杨健 通讯员刘文书

  在上海和杭州之间的嘉善,既有“背靠大树”的幸福,也有难以“显山露水”的困惑。但最近,《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上报国务院审批,这是首个国家级的县域区域规划,获批后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同为毗邻上海的县域,嘉善经济增速快不过昆山,体量大不过平湖,为何国家级试点要选择它?嘉善县委书记姚高员一语道破:围绕全国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全县主要实施三大战略:开放发展、转型发展和统筹发展。其中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的收入和生活差距,是重中之重。

  缩小公共服务差距

  泗洲小学位于嘉善城乡结合部,尽管校园漂亮设施好,但在老百姓眼里“就是个农村学校”。很多家长曾经千方百计把孩子转到城区优质小学。可谁能料到,11名流动来的骨干教师,提升了这所农村小学的“身价”。两年下来,附近的孩子纷纷回流,有的城区家长也想把孩子送过来。

  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关键。2010年县里成立教师流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要求每年流动约10%,5年内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50%左右的教师参与流动,并制定了包括教师流动的职称评聘、奖励培养、交通开销、学术休假等倾斜性配套政策。2011年,全县主动报名的教师296人,实际流动188人,其中城乡“互换”流动121名。

  这只是嘉善消除城乡公共服务差别的一个方面,嘉善的城乡一体化并不是从大拆大建入手,而是从公共服务做起。

  供水一体化,城乡居民同质同网同价;交通一体化,公共交通城乡同网同价,所有镇乡到最近高速路口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到县城不超过20分钟、到最远的村不超过40分钟;医疗卫生一体化,医疗资源城乡共享,合作医疗全覆盖;社会保障一体化,城镇职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并轨,城乡居民待遇均等……近几年,嘉善每年用于城乡一体化、改善民生的资金均占可用财力的七成左右。到2011年底,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14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2∶1。全县户籍养老保障参保人数占应保人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52%提高到2011年的95%;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9%,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菜篮子”有利可图

  年近半百的王利华,经营着12个蔬菜大棚。他的农产品多数交售给合作社,统一销往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姚庄村党支部书记徐春林说,他们村有一半多农户从事种植业,“家有五亩田,笃定奔小康”。为啥?离最大的消费市场上海、杭州近呗!

  近几年,嘉善没有把大量的农业用地建工厂,而是进行了农业产业升级,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生产机制。 (下转第5版)(上接第1版)目前形成粮食、蔬菜、水果、畜牧、花卉、水产、食用菌、观光农业等八大农业产业和白(食用菌)、绿(蔬菜)、蓝(淡水养殖)、彩(花卉)“四色”产业带,建成精品农业示范点80多个。去年全县温室大棚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3万亩,产值将突破6.3亿元,相当于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如今,嘉善是名副其实的“浙江米袋子”、“上海菜篮子”,现代高效农业已成为嘉善数十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嘉善发展现代农业的“正能量”还体现在生态、旅游上。近几年,除了西塘古镇,十里水乡、浙北桃花岛、碧云花园等农业生态休闲游在长三角地区声名鹊起,2011年吸引游客达103万人次,给近十万农民带来了经营性收入。

  嘉善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在土地资源极为紧缺的条件下,嘉善县每年切出200亩用地指标,县镇两级财政拿出1000万元,帮助弱村建厂房、兴物业,通过物业出租等多种形式推动弱村发展。现在,基本消灭了年收入3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2011年全县村级集体收入平均达到195万元。

  农村还要“种文化”

  傍晚,广场上音乐响起,上百名妇女组成的排舞队声势浩大,街舞、扇舞、腰鼓、交谊舞等“小众娱乐”成了一旁的点缀。灯光球场则是男人的天下,一场村民篮球赛争斗正酣,场外的村民都想当教练,虽然扯破嗓子没人听,但图得就是这热闹劲。

  这是天凝镇洪溪村晚上常常上演的一景。曾几何时,这个村还是当地有名的“上访村”,可如今文娱活动一丰富,村民好像忙得顾不上其他了。目前,洪溪村有18支文体表演队,其中“妈妈篮球宝贝”表演队,平均年龄45岁,参加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表演时,谁都不觉得她们像村嫂。

  “群众文化,是化解矛盾、沟通情感、凝聚人心的好方法。”洪溪村党支部书记陈俐勤说,现在洪溪村有1/3以上村民加入各个文体社,余下的则成了各自的“亲友团”。许多村民把文体社当成家,一些小的困难、问题和纠纷,文体社里自己就解决了;村民对村班子有意见、建议,也通过文体社反映上来,只要村干部能及时回应,没人再会去上访。“在我们这里,种田不能松,‘种文化’也要跟上来”。

  在嘉善,像洪溪村这样有广泛村民基础的群众文化已经遍布乡村,村村都有文化广场、篮球场、戏剧角等文体设施。天凝镇镇东村把一片规划建造村办公楼的土地,改成了村民广场。洪溪村更是承办了两次全国性的乡村篮球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别的农村免费送票都很少有人看的群众文体活动,在这里球票竟然能“炒”到200元一张。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