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张 洋
2013年01月09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击跨国犯罪、开展境外追逃、协助侦破和处理在外中国公民受侵害案件……自1998年以来,公安部已在23个国家的24个驻外使领馆派驻了38名警务联络官。
|
吉尔吉斯斯坦警务联络官戴绪魁(左一)在组织撤侨工作。 |
![]() |
缅甸警务联络官吴汝震(中立者)与缅甸警方提取“10·5”湄公河惨案弹道痕迹。 |
日前,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会议室,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警务联络官戴绪魁瞪大眼睛盯着一张旧照片。影像中,多名中国公民下飞机后一齐打出的胜利手势,让戴绪魁思绪再次回到那惊心动魄的一日——
2010年6月10日,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奥什州发生大规模骚乱,造成数百人死亡,中国使馆果断决定撤侨。救人救急,戴绪魁主动请缨担任使馆撤侨组组长,第一时间联系吉尔吉斯斯坦内务部,联合成立10来个人的办案组,赶往奥什州机场。
“枪战连连,浓烟滚滚,就连飞机降落都受到了枪击……”戴绪魁回忆,“我们只得在机场内一个约20平方米的角落研究撤侨计划。”
“机场的不远处就是村落,武装分子接二连三地冲击机场。很多时候,手榴弹就在我们身边引爆”。 危险无处不在,戴绪魁心急如焚,“华侨困在离机场20多公里的市区,必须火速营救。”
一开始,戴绪魁认为,华侨可以自行赶往机场,或者中途接洽。没想到的是,接洽的客车从机场出发不到5分钟,就遭到了袭击,随车的警察不得不匍匐返回。原来,去往市区的道路两旁遍布武装分子。
再联系,请求支援,吉尔吉斯斯坦内务部派来了坦克、装甲车、运兵车。一路上,不停的交火,生命安全时时受到威胁。戴绪魁在出发前,就写了一份遗书。
不顾一线的危机四伏,戴绪魁最终成功护送华侨至机场。1299名华侨无一伤亡,安全撤回国内。
透过戴绪魁,我们看到一支“海外尖兵”——中国驻外警务联络官,这支队伍为保护海外华人安全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忠诚:近5年协助办理跨国犯罪、境外追逃等各类案件2834起
全球化时代,犯罪分子无国界,天下警察也应是一家。
早在1997年,中美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希望加强两国警务执法合作。
顺应发展潮流,适时抓住契机,公安部积极部署“走出去”战略,如今已在23个国家的24个驻外使领馆派驻了38名警务联络官。
“这一举措很有前瞻性。”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徐乃刚说,近年来,这支队伍在打击跨国犯罪、开展境外追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8月8日,公安部通报巨额诈骗逃犯陈志强潜入菲律宾。此时正值菲律宾“英雄节”假期,为此,驻菲律宾使馆警务联络官王贲下了一番功夫。
“菲律宾有约200万的华人团体,南部还有反政府武装,如果犯罪分子混入其中,缉捕难度会大大增加。”王贲主动联系菲律宾警方,并提出“要定位人的位置、要排查可疑地点”,引导缉捕行动。最终,当晚8点,陈志强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被成功拦截。
“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这是职责所在。但还需做到两点,即对方没有积极性,我让他有积极性;对方办事有难度,我帮他解决。”王贲说,菲律宾警方缺乏足够的办案动力,执法程序复杂,为此必须使出120%的劲头。
“短、急、快”是王贲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这支队伍的特点。正因如此,近5年来,这支队伍协助办理跨国犯罪、境外追逃等各类案件2834起,缉捕、遣返或劝返犯罪嫌疑人560人,其中包括厦门特大走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特大职务侵占犯罪嫌疑人于振东、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高山等。
除参与实战,警务联络官积极了解国外执法体系和法律制度,为国内提供了大量促进国际执法合作的参考信息。
驻美国使馆警务联络官胡彬郴回忆起今年6月中美联合破获的一起特大的跨国走私武器弹药案时坦言,由于国外和国内司法体制差异造成的司法壁垒,美方初期认为贩卖枪支属于合法行为,在美立案曾一度陷入困境。
根据平时对美国法律政策的调研,胡彬郴发现,部分型号军用枪支属于高科技产品,在美国禁止贩卖。走私分子触犯了此法规。这一发现引起美方的重视,进而推动了案件的成功破获。
深情:近5年协助侦破和处理在外中国公民受侵害案件近2000起
在公安部国际合作局,挂着一面面锦旗。一名中国留学生的母亲送来的锦旗上写着:是警务联络官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事情发生在2012年5月21日。驻吉尔吉斯斯坦警务联络官戴绪魁接到报案,中国女留学生刘某被绑架勒索。戴绪魁巧妙迫使绑匪使用自己的手机通话,协助吉警方锁定方位。当警方成功抓获绑匪、解救人质时,距案发不到14个小时。
“为维护海外华人安全利益,就必须掌握驻在国执法政策、执法体系,必须掌握跨国犯罪的惯用伎俩。”驻韩国使馆警务联络官王大鹏说,“同时,也要做一颗螺丝钉,把自己深深地钉在海外华人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大走访”,驻俄罗斯使馆警务联络官刘同平了解到,华人较多的大市场,涉华案件发生率比其他地区要高,如果当地警方能加强这些区域的管理,就能降低涉华案件发生率。他的大力推动,促成当地警方多次深入这些区域,了解海外华人需求,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感。
此外,警务联络官通过组织华人华侨召开治安座谈会,发布安全警示等方式,积极宣传预防犯罪策略,提高海外华人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中国公民机构安全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唯一一名女性驻外警务联络官武英远在英国时,始终视此为信条,坚定不移。
近5年来,警务联络官共协助侦破和处理在外中国公民受侵害案件近2000起,大大改善了海外华人的治安状况。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敬业精神,也是科学方法。合则共赢,警务联络官深谙此理。2006年,南非官方为4名殉职警员举行追悼会。当时在几十家驻南外国执法机构中,唯有中国警务联络官参加了追悼会,南非警察深受感动,南非媒体对此举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满腔赤诚,也离不开坚持。驻阿富汗使馆警务联络官刘志强的最大心愿是晚饭后能够在使馆外的大街上散散步。而“这是一种奢侈,因为爆炸、绑架和暗杀都会威胁到人身安全。”刘志强说,在阿富汗呆久了,人的压力相当大,为保持阳光的心态,闲暇之余唯有通过种菜来解压。
随着国际执法合作的不断深入,每个使领馆一名警务联络官的名额日益捉襟见肘。“保护海外华人的安全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警务联络官责无旁贷。”徐乃刚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警务联络机构布局,储备好警务联络官后备人选,进一步提高驻外警务联络水平。”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