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建设生态龙乡 打造秀美铜梁

2013年01月08日05:18    来源:重庆日报

治理后的淮远河碧波涟漪,韵味十足。

“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局工作人员在街头发放宣传资料。

  核心提示

  铜梁县委、县政府在2012年的工作中坚持“生态立县、环境优先”的执政理念,强力推进环保四大行动及专项行动,以创建重庆环保模范县为目标,举全县之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蓝天、碧水、公园、森林……在龙乡铜梁,一座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已经成型。2012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6天。

  2012年,铜梁县环保投入近4亿元,全面开展了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8个、垃圾收运站15个,实施减排项目41个,关闭污染企业3家,取缔畜禽养殖场54家、治理19家,开展农村连片村庄整治项目1个。据悉,2012年是该县历史上环保开工项目最多、推进力度最强、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

  “全面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是铜梁县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铜梁县委书记高必金表示。

  改善环境 狠抓污染源头治理

  巴川河、淮远河过去由于工业以及畜禽业无序发展导致河流污染严重,恶臭连连,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环境。

  针对这一情况,铜梁县委、县政府多次对巴川河、淮远河污染现状进行调研,采取污染防治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点做好“两河”河道清於、河床硬化、生态护堤修复、新增排污干管、沿岸200米范围内污染源整治等工作,将巴川河、淮远河打造成融生态、文化、休闲为一体的亲水景观长廊。

  目前“两河”整治已投入2.5亿元,铺设污水管网18.5公里,建设城市生活污水接收井89个,完成33家工业企业(或加工作坊)、62家洗车场、41家畜禽养殖场的整治或取缔工作。

  造纸行业是铜梁县的老污染源之一。2012年,铜梁县加大了造纸行业的治理力度,筹资1200万元改造13家造纸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在县环保局办公楼建成在线监测平台,实现了对造纸企业的动态监管。县环保局还制定了造纸行业监督管理办法,在企业所在地聘请环保义务监督员,实行有奖监督举报制度,调动群众参与环境监管的积极性,有效打击了违法排污行为。

  服务发展

  畅通环保审批通道

  2012年是铜梁县的“发展环境提升年”,该县环保局制定了《打造优质服务机关,助推工业经济发展实施办法》,采取提前介入、对接服务等方式,引导工业园区发展高新技术、生态环保型产业,提高园区的“绿色竞争力”。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开辟环保审批“绿色通道”,为20余个新入驻项目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帮助、指导4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治理污染。

  “2011年,我们入驻铜梁工业园区时,县环保局领导为我们企业在选址定点、环评审批、污染治理等方面落实专人上门提供全程指导服务,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企业比预计的时间提前半年投入运行。”入驻铜梁工业园区的重庆森迈汽配公司总经理陈国庆说。据了解,该县环保局在县有关部门组织的民意调查评比中被评为10个“最满意部门”之一,县环境监测站被评为“群众满意窗口”。

  全民动员

  吹响“创模”集结号

  “创建重庆市环保模范县,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富裕和谐新铜梁的必然要求。”铜梁县县长唐川说。

  据了解,为了确保“创模”工作有序推进,铜梁县成立了“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模”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县“创模”动员大会,签订“创模”工作目标责任书,拟在2014 年底前全面完成“创模”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为此,该县将实施六大工程。一是环保优化发展系列工程,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两大子工程。二是环境质量达标系列工程,包括空气质量达标、水环境质量达标、声质量达标系列工程。三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包括森林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3项子工程。四是企业环保达标系列工程,包括企业排污稳定达标、企业深度治污、固废综合利用3项子工程。五是环境能力建设系列工程,包括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安全工程和信息化能力五大子工程。六是公众满意度提升系列工程,包括城市品质提升、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示范创建四大子工程。

  关注民生

  做好环保为民解忧

  铜梁县环保局坚持环保利民、便民、为民原则,认真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对城区兴隆街、营盘街等几条主要街道娱乐噪声扰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整治,限期整改卡拉OK厅8家,强制关闭南城家具城喷漆扰民作坊12家、石材加工作坊4家,清运处置陈旧垃圾8.2万吨,受理12369投诉368件,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3个,协调解决环境纠纷13件,接件处置率、回复率均为100%,满意率达95%以上。

  文/张亚飞 刘前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