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7日04:47 来源:甘肃日报
武汉环卫女工余友珍,因所在的武昌区东湖村实施城中村征地拆迁而“发家”,房产市值数千万。“发家”后,她继续做环卫工,教育子女要自食其力,一时间成网络红人。
“穷的时候怎么过,富了就该怎么过”
余友珍今年54岁,是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村村民。1976年,初中毕业后的余友珍开始种菜,自产自销。那时,她每天要在地里劳作10多个小时,挑大粪,浇水,还要把菜洗干净挑到菜市场卖。
这些年,余友珍用辛苦攒下的钱加盖房子,又用赚来的房租继续加盖楼房。几年下来,她家的房子由1栋变成了3栋。
让她没想到的是,2008年开始,东湖村实施城中村征地拆迁。自家房子被拆之后,陆续换来了21套新房。她和丈夫住一套,卖掉了其中的4套。按地段均价,这些房产总价千万元。
“暴富”之后的余友珍总能听到家人和同事的疑问:“在家享福不是很好吗?为何还要出来干活?”面对别人的不解,余友珍总是笑着摆摆手说:“穷的时候怎么过,富了就该怎么过。不能忘了穷滋味。”
“收入不论高低,能做事就别闲着”
“收入不论高低,能做事就别闲着。”这是余友珍常对儿子和女儿“唠叨”的一句话。
余友珍的儿子今年33岁,高中学历的他在找工作中四处碰壁,他先后闯荡深圳等地打工,也在家卖过彩票,由于觉得工资偏低,工作换了又换。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他就在家待业,最长在家待业3个月。
对于儿子找工作的态度,余友珍有些担心。她说,年轻人最怕浮躁和清闲。“这山看着那山高,往往一事无成;一旦清闲了,就会变得懒惰。如果没有工作,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在一起就毁了。”余友珍告诉儿子,不论做什么工作,收入多少,只要不违法乱纪,她都不会反对,别闲着就好。
余友珍还有一个女儿今年25岁,在武汉市一家电影院做临时工。
富起来的中国人需要良好人生价值观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说,余友珍的事迹体现了执著奋斗和追求精神满足是人生价值所在。“随着经济发展,很多人富裕起来,但金钱并没有使所有的人感到幸福。过度沉溺物质消费,令一些富翁产生了精神危机,人生陷入空虚和迷茫。”
有专家认为,余友珍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教育子女,非常有说服力和示范意义。在西方很多国家,富翁们不将自己的钱留给子女,而是捐出来回馈社会,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中国父母借鉴和效仿。(据新华社武汉1月6日电)
(来源:甘肃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