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梁平:统筹一体发展 示范巴渝城乡

2013年01月06日04:45    来源:重庆日报

  【核心提示】

  2011年5月,金带镇被确定为梁平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一年多来,梁平紧扣城乡统筹改革发展主题,按照“修身养心双桂堂、休闲度假金带镇”的总体目标,围绕“一堂两寨三园”建设思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强力推进统筹城乡示范点建设,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实效。

  【统筹·突破】

  公共服务实现全面保障

  梁平金带镇因境内拥有佛教禅宗大学堂——双桂堂而闻名。双桂堂旁,一座掩映于竹林中,与周边建筑风格迥异的学校分外引人注目。自2011年3月落成之后,梁平新金带小学便一跃成为西南地区最具特色,环保、可持续的生态小学。

  占地近1.5万平方米的新金带小学有12个班。学校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原地形上的土丘被保留——建筑物的屋顶和连廊在土丘周围形成了架空的校园跑道,减少了因土方开挖对原生态的破坏。而这座小土丘也被充分利用于农作物种植,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整座学校的建筑材料更是因地制宜,采用当地最丰富的竹资源,以及包括汶川大地震遗留物在内的废旧建筑物材料,并且根据外廊、教室吊顶的尺寸、角度和材质,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人工照明。空调通风系统则依靠预埋的地下管网汲取地暖地冷,冬暖夏凉,减少了对传统空调的依赖。学校还引进了最先进的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卫生间用水、食堂污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循环利用,实现了节水和污水零排放。

  在新金带小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充分融入了校园建设。学校的教学楼墙壁被喷涂上了鲜艳的色彩,以便让学生不感沉闷;教室中摆放的桌椅按照人体工学定制,可随学生身体生长进行调节;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为学生从小接触信息网络提供了机会……

  新金带小学的崛起,是金带镇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全面保障的缩影——除投资2100万元高标准兴建新金带小学外,梁平还投入1200万元在金带镇建成了拥有50个床位,设施完善的敬老院。投入200余万元的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全面完成,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覆盖。新建成金带镇文化体育广场塑胶球场,并配齐健身设施。在滑石、金城等村实施农体健身工程,建好了标准化的篮球场、乒乓球台。对双桂、石燕、仁和、石龙4个村配备了乒乓球台、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各种体育设施。全镇七村一社区服务用房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各项功能齐备。

  基础设施得以逐步完善

  除公共服务实现全面保障,金带镇的场镇基础设施也基本得以完善。

  梁平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金带镇场镇青石地板、排污管道、行道树、路灯、垃圾收运系统等市政设施建设,场镇道路白改黑完成前期工作,年处理1000吨的场镇污水处理厂已动工建设。完成了双桂堂新山门外桂溪河河道整治以及屙尿坪至滑石村公路的扩宽、油化及桥梁工程,辖区内基本上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金城和滑石两村还实现了“户户通便道”。

  如今的金带镇,已有40%的农户用上了天然气,30%的农户使用太阳能和电热水器。仁和、双桂、千河3个农民新村全面建成,集中居住600余户。加大农村D级危旧房改造。现已完成22户农村危旧房改造,提升了农民居住环境。推进房屋立面改造,打造仿明清建筑,与双桂堂景区风貌浑然一体。全镇绿化率达到40%以上。

  乡村旅游带动产业发展

  为了让已经“安居”的村民能够“乐业”,梁平在金带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功举办了3届“佛光双桂·绚丽梁平”双桂旅游文化节,双桂堂年接待游客达到40万人次;新办星级农家乐4家,其中三星级1家、四星级2家、五星级1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效果明显。

  2012年,金带镇被市级六部门纳入全市20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华西希望集团梁平特驱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在金带镇建立的西南地区最大生态鸡扩繁场基地,2012年出栏生态土鸡500万只,带动农户1200户,户均增收1万元。市农投集团的水稻亲本制种基地落户双桂村。市旅投集团已和梁平县签订了双桂堂景区整体打造战略协议,与重庆立城置业集团开展滑石寨旅游景区已完成前期地勘工作,正进行前期规划。引进重庆市夸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1000亩名柚园,现已完成地勘工作,正在编制详细性规划。

  创新手段规范用地用工

  为保障辖区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金带镇还以村为单位组建了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和劳务输出专业合作社,对区域内土地流转和用工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为引进业主提供服务保障。

  金带镇成立了百花寨旅游观光专业合作社,负责集中示范点项目建设的投资融资、开发建设等工作。创新“三权”打捆抵押贷款助推农民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新方式,为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目前,金带镇已流转土地6000余亩。新引进企业6家,发展微型企业21户、个体工商户68户,新注册商标10个,新增就业300人以上。城乡医保参保率和城乡居保参保率分别达到100%和80%。

  统筹试验重在创新

  【统筹·路径】

  事实上,早在2007年7月,重庆市政府便批准梁平县与九龙坡区、垫江县一起,作为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县,对城乡统筹进行先行先试。

  “统筹试验,统筹是目的,试验是手段,也是我们当前的任务。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统筹试验的财力物力用于软硬环境改善。有钱就能办成的事,那不叫试验。城乡统筹发展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大量创新的举措来推进!”梁平县统筹办主任秦华俊一语道出梁平城乡统筹试验的思路。一系列创新的举措,推动着梁平的城乡统筹试验切实走向纵深。

  农民转移有新成效

  农民梯度转移的“八角8组、带资入社、腾笼换鸟”模式是梁平在全市的首创,也是梁平县城乡统筹机制体制创新的突破口,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等10家媒体评为“2009年中国改革十大县市”。为更好地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该县出台了《梁平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居住的试行办法》,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居民自愿放弃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入城镇居住,允许其自由选择退出或保留承包地。截至2012年11月,完成农转城9.1万人。

  按照“政府引导、村民自治、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梁平结合生态移民、高山移民、建设拆迁等项目,实施土地整理,开展拆迁安置式、整理改造式、移民集聚式等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试点。截至2012年,共规划56个集居区建设,已完成46个农民集居区建设,用以引导农村居民向农民集中居住区转移。

  对部分生存条件较差、建设成本较高的偏远地区居民,梁平鼓励跨行政区域、跨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梯度有偿转让,在条件较好的地区购置农村房屋和有偿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从偏远地区向条件较好的地区转移。

  合作经济有新形象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将分散农户组织起来,扩大生产规模的一种有效方式。

  近年来,梁平县结合水禽、柚子、竹子、生猪、粮食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制定政策、加大宣传、加强培训、实施品牌、争取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引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12年11月,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累计达到545个,其中新型股份专业社达到47个。

  通过“金穗信贷卡”等多种方式融资,梁平全县30余个农民合作社获得融资贷款2000余万元,部分专业合作社已享受到银行授信。并且推进品牌认证,实现农超对接。现已注册“百年老树柚”、“平川茶叶”、“双桂梁平柚”等20余个产品品牌,均与重庆永辉超市、全国新合作联佳超市、中国果品协会、重庆菜园坝市场等建立对接合作机制,签订农商、农超对接协议283个,对接资金达6亿元。还改建32个乡镇农贸市场和3个城区标准化菜市场,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标准化农贸市场全覆盖。

  “三权”确权有新经验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抵押物,农村普通农户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取贷款,资金已经成为农村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三权”抵押融资工作的实施,盘活了农村“三权”资源,推动了农村金融改革,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在“三权”确权方面,梁平县探索总结出了“抽样实测系数法”,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试点工作,123万余亩耕地全部落实到户。79.8万亩林地实现确权、发证“两个100%”,提前完成全县22万户农村居民土地房屋确权登记工作。

  该县农村“三权”改革确权为农村资产流动和抵押贷款奠定了基础,截至2012年,实现“三权”抵押贷款金额5433万元。

  土地流转有新规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梁平县统筹城乡示范点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又一创举,其做法主要从创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和落实土地整治流转入手。

  梁平出台完善了《梁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梁平县农村土地流转奖励扶持办法》等制度,规范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工作。组建了梁平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了县、乡镇(街)、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的服务平台。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围绕基础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切实加强指导、管理和服务,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梁平运用“大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时统一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和业主,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发展产业基地,鼓励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入股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48.14万亩,承包土地流转率达到49%。规模经营面积38.97万亩,规模经营度达到39.8%。全县从事规模经营的业主共计1741个,其中大户1535个、经营面积9.05万亩,专业合作组织257个、经营面积3.53万亩,农业企业138个、经营面积1.70万亩。

  本版文/彭光灿 王静

  本版图片由梁平县发改委提供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