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04:49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陈红兵
金光闪耀的“诗仙太白·95金樽”
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是隶属于重庆轻纺控股集团的国有企业,地处万州天城镇,占地1200亩,总资产15亿元。年生产能力为浓香型大曲酒3万千升,占全市浓香型产能80%左右。有员工近2000人,国家白酒评委4名、省部级白酒评委16名、万州区学术带头人4名。集团公司辖有诗仙太白酒类销售有限公司、包装有限公司、太晟商贸有限公司、古晟酒业有限公司、诗韵酒业有限公司,邛崃酒业有限公司、孙家酿酒分公司、物流有限公司、化危品(铁路专用线)公司、天城肉制品分公司等11家子、分公司。
苦练内功荣誉接踵而至
企业于2002年-2004年连续3年进入重庆工业50强,2003年首次进入中国白酒工业百强,目前居前50位。2011年进入重庆制造业企业百强,在重庆的白酒行业处于领军地位。
诗仙太白酒业历史悠久。1917年,重庆商人鲍念荣从泸州著名老字号“温永盛”酒坊(泸州老窖酒业公司前身)购买了两口窖池的窖泥、母糟、黄水等一应建窖材料,运回万县一马路钟鼓楼建窖设厂,取名花林春酒坊,主要生产万县大曲,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颇受欢迎。解放后,花林春收归国有,逐渐演变为诗仙太白酒业。
企业文化底蕴深厚。唐朝诗人李白3次到过万州,特别钟爱万州美酒,留下了“大醉西岩一局棋,谪仙笑乘金凤去”等许多琴棋书画、诗酒交织的传世佳话。诗仙太白酒业及其品牌就是为纪念李白在万州的诗酒活动而命名的。1958年,企业用6种粮食生产的“六合美”酒,在青岛参加国庆10周年国宴用酒评选,得到专家“宜宾五粮液的头,泸州老窖的尾,中间还带茅台味”的高度评价而入选。主持评选的商业部、外交部领导要求酒的名称用地方名胜或名人命名,因此改为叫太白酒。
企业文化遗产丰富。1917年所建老窖池群于2011年6月列入了万州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诗仙太白传统酿酒技艺师承“古遗六法”,经历代传承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工艺体系,于2008年列入了万州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企业百年经营,诚信为本,信誉良好。于2011年10月列入了重庆老字号企业名录。
百年老窖、百年技艺、百年诚信,酿就了诗仙太白酒至柔至顺的优良品质,塑造了“窖香浓郁、醇和绵软、甘洌净爽、回味悠长”的浓香型典型风格。
1985年,该企业产品再次被选为国宴食品,1984年、1988年两次获中商部金爵奖、1988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并连续四届获四川省名酒称号,是重庆名酒、重庆名牌产品,“诗仙太白”2005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诗仙太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在厂内设立了文物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清理确定了传统酿酒技艺传承谱系,代表性传承人已延续到了第五代。在厂内兴建了大量文化设施营造文化气氛,有面积为300平方米的诗仙太白酒史陈列馆;有长达150米的文化长廊;有占地60亩的文化公园;有企业创始人和李白的雕像;有优雅环境、愉悦心情、催化生物、灵动酒体的背景音乐播放系统。厂区绿树成荫,风景优美,2004年被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企业文化铸就百年品牌
诗仙太白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诚信。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历来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在生产方面,不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2009年,诗仙太白酒业成为了重庆唯一一家通过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4个管理体系认证达标的酒类企业。
在市场营销方面,成立了相对独立的重庆诗仙太白酒类销售有限公司,建立建全了营销体系,注重渠道建设,强化优质服务,加强对外品牌文化宣传,不断提高客户满意率和消费者信誉度。
诚信生产、诚信经营,诗仙太白酒业多次荣获“重庆市最佳诚信企业”、“重庆食品安全诚信示范企业”称号,进入了2011年“中国食品行业诚信企业百强”。
诗仙太白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多届省、市领导都到过诗仙太白酒业视察。
2007年,重庆轻纺控股集团整体收购诗仙太白。依靠轻纺集团强大的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优势,企业不断转变观念,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实现销售10亿元,比2007年的2.8亿增长了3.5倍。
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陈红兵在“诗仙太白·95金樽”发行审核会上透露,随着文化遗产不断丰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诗仙太白酒业“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传承诗酒文化,打造中国第一诗酒品牌”的企业文化理念,把企业文化建设上升到了企业战略高度。“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把诗仙太白打造成中国诗酒第一品牌,把公司建设成重庆辖区唯一的白酒上市公司,实现规模效益重庆白酒行业第一名,西南白酒行业前10名,全国白酒行业前20名的白酒产业集团。在“十二五”规划末,达到年产量6万千升,年营业收入30亿元,年利税7亿元。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