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广西10位行业“当家人”入选

2012年12月28日07:04    来源:广西日报

  本报记者 潘 登

  不会画设计图,也看不懂图纸,却能把一根根木头拼接,将一座座风雨桥和鼓楼拔地建起。提到“侗族鲁班”杨似玉,大家并不陌生,这位在风雨桥上“写”风雨的能工巧匠,是广西第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记者从自治区有关部门了解到,在日前文化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又有10人入选。至此,加上原来入选的前三批行业“当家人”,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增至26人。

  1 新增10位国家级“当家人”

  与前三批相比,此次广西入选项目门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和民俗等五大类。

  入选的传承人与杨似玉一样,都是行业中的翘楚。刘三姐歌谣传承人谢庆良、铜鼓舞(田林瑶族铜鼓舞)传承人班点义、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传承人盘振松、桂剧传承人罗桂霞、彩调传承人覃明德、广西文场传承人何红玉和陈秀芬、瑶族盘王节传承人赵有福、毛南族肥套传承人谭三岗、苗族系列坡会群传承人梁炳光均成了国家级的“行业当家人”。

  提到桂剧、彩调、刘三姐歌谣、铜鼓舞、瑶族长鼓舞,可能大家并不陌生,或多或少会见过,那么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什么特点呢?

  据介绍,广西文场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桂北官话地区,尤以桂林、柳州、平乐、荔浦等地最为盛行。“文场”是与清唱桂剧的“武场”相对而命名的。清代乾隆年间,江浙等地的一些说唱艺术流传到广西以后,逐步与桂林一带的方言相融合,到了清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广西文场。

  瑶族盘王节、毛南族肥套、苗族系列坡会群都是地方少数民族民间的祭祖、还愿等民俗活动。名字听起来有一些奇怪的毛南族肥套,也叫“还愿舞”,在毛南语中,“肥套”为还愿之意,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整个活动内容丰富,融合了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等艺术元素。

  2 入选后要培养后继人才

  此次入选的10位行业“当家人”,加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第二批传承人吴光祖、覃奶号、罗景超、秦彩霞、周小兰魁、陈声强、张琴音、傅锦华、闭克坚、刘正城,以及第三批传承人黄达佳、温桂元、洪琪、李人帡、罗周文,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增至26人。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后可望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但任务可不轻松。

  记者了解到,申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对保护单位而言,省级项目可获得10-20万元扶持经费,国家级项目可获得20-30万元,联合国项目可获得50万元左右。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有助于招商引资、洽谈业务,从而将传统技艺在生产性保护中弘扬。

  对传承人个人而言,不仅代表其技艺的价值认可,而且每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年还可获1万元经费补贴。不过入选了以后并不等于一劳永逸,非遗传承人若不认真履行传承和培养后继人才等义务,文化主管部门可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按照《非遗法》,规定了传承人退出机制。不久前,文化部对10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进行了调整、撤销。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弘扬

  在此次入选的非遗传承人中,广西文场有两位传承人,而在罗桂霞入选桂剧传承人、覃明德入选彩调传承人前,两个戏种均有了国家级传承人,为什么会多人入列呢?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在国内同行中属于佼佼者,二是他们“国家级大师”的身份。

  记者注意到,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出现了10余位“70后”,成为传承人队伍中较为年轻的成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介绍,此次评选的代表性传承人与之前相比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

  不过,记者查看此次广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继承人资料,发现他们普遍年龄有一些偏大。如在10人中,除了毛南族肥套传承人谭三岗和刘三姐歌谣传承人谢庆良是“50后”,分别出生于1959年和1953年;其他8位都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其中,苗族系列坡会群传承人梁炳光和广西文场的传承人何红玉均出生于1941,年龄已超过70岁。

  对此,业内人士无奈地表示,放眼国内,成功入选“国遗”传人的95%以上年龄多为60岁以上,且多为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关系。这是因为只有在某领域从业50年以上,并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领军人物,才有可能成为公示名录中的候选人。因此,加快传承人评选的步伐,把更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纳入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显得尤为紧迫。

  广西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一、民间

  文学

  二、传统

  舞蹈

  三、传统

  戏剧

  四、曲艺

  五、民俗

  姓名 性别 民族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谢庆良 男 仫佬族 刘三姐歌谣 宜州市

  班点义 男 瑶族 田林瑶族铜鼓舞 田林县

  盘振松 男 瑶族 瑶族长鼓舞 金秀瑶族自治县

  罗桂霞 女 壮族 桂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覃明德 男 壮族 彩调 广西壮族自治区

  何红玉 女 汉族 广西文场 桂林市

  陈秀芬 女 汉族 广西文场 桂林市

  赵有福 男 瑶族 瑶族盘王节 贺州市

  谭三岗 男 毛南族 毛南族肥套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梁炳光 男 苗族 苗族系列坡会群 融水苗族自治县

  黄海宁/制图

(来源:广西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