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12:50 来源:重庆日报
核心提示》》
靠规划搭建骨架,用建设丰满血肉,以管理疏通经脉,借服务注入血液——四大战略强势发力,观音桥商圈因此充满活力。
10年来,正是秉承“超前性规划、高品位建设、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的建设管理理念,观音桥商圈地价由原来每亩不到200万元飙升至每亩4000多万元,缔造出重庆地价增值最快的商业奇迹。
解析这些理念,观音桥商圈崛起之“谜”迎刃而解。
规划为先
缔造商业传奇
谋篇布局,规划先行。以高起点规划建设商圈,吸引投资者,是观音桥实现后来居上的制胜法宝。
2003年,随着惊天动地的6次大爆破,观音桥步行街正式拉开建设大幕。彼时,关于商圈发展的规划问题,摆上了江北区决策层的议事日程——
观音桥地处嘉陵江北,南有解放碑,北靠渝北区,在主城位于中心地带,商贸发展有极大优势。随即,在江北区“退二进三”的战略布局下,一场紧锣密鼓的商贸规划大幕就此拉开。
“观音桥商圈大手笔的城市建设、国际化的商贸规划,是吸引我们入驻的主要原因。”太阳谷项目负责人称,按照“整合地块、集中建绿、地下车库一卡通、公共空间最大化”的理念和“统一规划、整体打造、分块招商”的原则,项目于2009年9月正式通过市政府审批。整个项目规划为7栋建筑,形成近3万平方米的“太阳谷”公园,拟建超大型花园式生态商务高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形成楼宇经济巨舰,打造重庆商务新地标,被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认为是旧城改造整体规划的成功典范。太阳谷相关负责人称,从现在的效益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布局。
而对于观音桥商圈来说,城市规划与商业规划、城市建设与商业招商、城市景观与商业购物的有机结合,促成了商圈与商家、商气与人气的共同提升。一个细节,足见观音桥商圈对规划的用心。在商圈建设中,被列为重要级别的规划就达到6个之多。对一个商圈的建设而言,这样的“规格”并不多见。
事实上,也正是得益于《新牌坊至渝中综合交通改善规划》、《观音桥商圈产业发展规划》、《观音桥商圈创建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等工作的指导,构筑起了观音桥商圈建设的总体框架。而金融保险、商务总部、信息科技、商贸物流、咨询服务、会展旅游六大功能分区,则形成了相辅相成、互融互补、各具特色的功能布局,从而实现了以靓丽的景观聚人气、畅达的交通增商气、齐全的业态招财气。
建设为本
商圈变身“景区”
2010年10月27日,观音桥商圈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授牌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此,重庆唯一、西部首条“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代商业步行街宣告诞生。
“一个商圈做成旅游景区,这是景观性、休闲性、文化性三者融合的充分体现。”重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罗兹柏对此作出了高度评价。而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现代都市旅游新地标,也“反作用”了观音桥商圈的商贸发展,为其带来了人气、商气的急剧飙升。
把商圈当成景区来建,打造“城市会客厅”,是观音桥商圈享誉西部的“独家秘笈”。用观音桥商圈办主任陈和禄的话说:“形象是脸面。作为一个极具现代都市风味的商业中心,形象打造至关重要。”
按照“市民目光所及之处皆赏心悦目”的要求,江北区投入巨资,拆迁房屋面积近50万平方米,实施道路、步行街、广场、景观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吸引各方资金和力量,盘活正源大厦、江田大厦等10余幢“烂尾楼”,成片的“老大难”建筑被“点石成金”;通过“地面环行+地下直行+地下轻轨”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重建交通构架;通过“公园+广场+步行街”三位一体布局,打造出近20万平方米生态景观;通过实施“千棵大树进商圈”工程,栽植桂花等苗木2300余株,使整个商圈绿化覆盖率达50%……
如今的观音桥商圈,拥有公共空间景观面积30万平方米,步行街总长4000米,2.1公里环行道路和800米的观音桥隧道环抱簇拥;轻轨3号线迤逦穿越;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店、超市、专业店、专卖店鳞次栉比;五星级电影城、天街美食一条街、主城区最大的城市生态公园、高科技的科幻乐园、喷射高度达80米的大型音乐喷泉、5万平方米的地下不夜城等美轮美奂……高品位建设,让这里蝶变为重庆最富特色的商业中心。
在商圈建设过程中,江北区结合观音桥的古老传说和江北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融入山水树石等自然元素和“龙”的概念,重塑了大型景观雕塑“观音桥”,还在步行街布局了“江北龙”、“九龙戏水”等景观雕塑,为这里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核。
“文化是生命的源泉,一个商圈要有文化,才能更好发展。”重庆方言文学作家张老侃曾评价说,观音桥商圈在建设过程中还原历史文化,注重商业与文化、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三个结合”,从而树立出观音桥商圈的鲜明特色。
管理为核
塑造品牌价值
观音桥商圈跨越发展的“谜底”,还有一个重要命题,那便是从管理思路、模式上寻求突破,实现商圈管理的高品质、高效率。
在继世纪新都、嘉年华、邦兴北都三大地下停车库打通后,协信、茂业、洋河、北城天街、现代广场(含重百、大融城)和北岸星座6个地下车库也实现了全面“贯通”。借此,观音桥商圈核心区域东北部的2000个地下停车位得以整合,实现一卡通停车,同时也为路面车流实现了有效分流。
飞速的消费额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人流、车流涌入,观音桥的接待能力面临巨大考验。如何突破这一掣肘?商圈从管理上下功夫、从内部挖潜力,通过实施地下车库一卡通,全力打造主城最畅达商圈。
窥斑见豹。地下车库一卡通,投射的是观音桥商圈前瞻性的管理理念、精细化的管理手段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圈高品质、管理高效能。面对商圈人流量大、管理区域广、保洁难度高的现状,观音桥商圈办开拓创新,在步行街、广场20万平方米公共空间内率先实现“3分钟消除白色垃圾”的保洁标准。同时实行“大堂式”保洁理念,采取“矩阵式”管理模式,把商圈辖区科学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单元,将保洁责任分区落实到人,严防卫生死角,提升环境质量,确保商圈整洁美观。
同时,商圈办还专门抽调10名骨干人员成立快速应急反应队伍,配备执法车辆循环巡逻,辅助数字化监控设施,提高快速处置能力。通过定岗、定员、定责、定时监控,加大巡查监督力度,实现24小时“无隙式”覆盖,步行街、广场从“发现白色垃圾——安排人员处理——清除完毕回复”整个时间不超过3分钟。
此外,商圈还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设置、提升档次”的原则,邀请设计单位根据建筑所处地段、建筑性质、建筑风格以及商业业态同步启动户外广告规划设计:通过不同风格的底板、字体、标识、画面等诠释各地段的独特韵味,构建“一圈、一线、一面”(即环道——步行街——核心区域)特色鲜明的广告风景线,实现“白天整洁靓丽、夜晚灯光璀璨”,达到“层次分明,整洁有序,时尚高雅,特色突出”的效果。
服务为魂
成就多方共赢
“立圈之本是商贸,商贸发展靠服务”——对观音桥商圈而言,正是遵循这样的发展理念,才成就了其西南地区首条中国著名商业街、“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西部首条“国家4A级景区”商业步行街、“中国最具竞争力商圈”等殊荣。
在“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指引下,江北区委、区政府特别成立了商业区派出所、商圈交警大队和观音桥工商所,通过整合资源,加大了综合协调力度。
按照“快速高效,不重不漏,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商圈办牵头会同25个区级职能部门提出48项特事特办事项,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把重大、紧急项目作为特事特办事项优先办理。同时,着力推进“效能提升”,行政审批项目当日办结率达到80%,全部办结时限由原7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
事实上,对于观音桥商圈的入驻企业来说,他们也确实享受到了“保姆式”的贴心服务。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观音桥商圈坚持引导企业先定位后招商,再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做了一套从手续办理到正式营运的全程“保姆式”服务。“当初远东入驻的时候,我们跟区相关领导一起去找远东谈,对远东入驻的项目都很重视,我们把相关招商优惠政策抛出来,把我们的亲商安商的服务理念表达出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促成了合作。”商圈办相关负责人回忆说,“一站式的贴心服务是商家入驻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远东百货在远东集团全国同类店中销售排名第一;世纪新都以年销售额22亿元排名全国单店前十;西南第一、全国第二大规模的周大福旗舰店进驻朗晴广场。目前,商圈拥有商贸限上企业373家,商贸亿元级企业65家,总部企业52家,其中,海尔家电、新世纪连锁等18家商贸流通区域总部扎根于此。
今天,观音桥商圈积淀出的做优做强的竞争意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诚信经营的商业环境、分享共赢的品牌价值,已经成为江北区商业精神的重要内涵,成为江北区商业发展的浓浓商魂。
【声音】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
以烂尾楼治理和旧城改造为起始,观音桥商圈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观音桥商圈,生态环境在国内同类型商圈中首屈一指,服务设施十分完善,兼具了餐饮、娱乐、零售商业及文化服务等多类型的产业业态,管理水平较高。观音桥商圈已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业态多元、市场认同的富有现代城市美感的商业中心区。
某国际顶级品牌中国区总裁张志杰:
重庆市是一个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我们也一直在寻求打入重庆市场的机会。在考察了多个核心商圈后选择朗晴广场,我们就是看好观音桥商圈扩容后带来的强大价值导向,以及这里积淀深厚的商业业态和氛围。
外地客商陈至:
我是2006年到江北的,亲眼见证了观音桥商圈的飞速崛起。现在商圈的环境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生意也越做越好。我的朋友都很羡慕我,纷纷托我寻找项目到江北投资。
市民刘华强:
作为一个老江北人,我亲历了观音桥商圈的蝶变,我为此感到自豪。如今的观音桥已经成为重庆商圈的佼佼者,成为都市繁华的象征。它空间广阔、环境优越,无论购物、休闲都是我们的首选。大家下班后都喜欢来这儿逛逛,环境好,灯饰也好看,逛起很舒服、很安逸。
本版文/王萃 贺娜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