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生态步云的“绿色账本”

2012年12月24日08:49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12月19日

  地点:上杭县古蛟新区步云乡

  背景:上杭步云,与著名的古田会址、五龙村只有半小时车程,地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腹地,平均海拔920米,动植物资源丰富。作为上杭县第一个国家级生态乡镇,步云乡近年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高山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让群众共享生态发展成果。

  历程·心声:站在上杭国家森林公园门口,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成片毛竹林,还有一棵棵红豆杉间或其中。长着淡淡青苔的石阶上,有一粒粒红色小豆,放到嘴上一尝,松软清甜。拾阶而上,1600多年的红豆杉王,直冲云天。穿行其中,清新空气扑面而来,着实值得深呼吸。

  在这片红豆杉生态园中,有3000余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树龄在600年到1000多年之间。此处红豆杉数量之多、树龄之长、保护之好,实不多见,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宝库。当地人把它看做是“风水林”,千百年来保护完好并一直传承下来。

  当地村民仍以农业为主业,算不上太富裕,但他们从未打过红豆杉的主意。现在,这片山林已被划为生态公益林,所有林木都不能动。

  那么,村民的收入主要靠什么?

  “我们一定要把这片林子看住,利用生态,做好文章。”乡党委书记陈晓明告诉记者,为了保护红豆杉,当地村民经济上确实有一定损失,乡里正想方设法给予补偿。这几年主要发展生态型产业,让村民得到更加优厚的回报。

  为此,步云乡主抓“四个一”:一竹、一茶、一菜、一花。乡里成立了步云骏发竹材专业合作社、罗步云蔬菜专业合作社等,积极发展毛竹、高山云雾茶、高山精品花卉、高山特色蔬菜四大农业特色产业,绿色农业产业带初具雏形。另外,还有明笋干、天然香菇、红菇、蜂蜜和灵芝等特产资源。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步云人对生态优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力度加大,四大特色产业风生水起。目前,该乡高山云雾茶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产品达到出口欧盟标准;高山蝴蝶兰“催花”基地有300亩左右,近100万株;全乡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5000余亩,有红辣椒、青辣椒、大白菜、甘蓝和花椰菜5个无公害蔬菜标志,产品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毛竹林面积近12万亩,以全乡总人口4500人来计算,人均约有25亩竹林,仅这一项,年人均增收可达3600元。

  “梅花十八洞,洞洞十八洋,洋洋十八里,里里有把金交椅。”这首民谣,勾画出一幅奇异迷人的水墨画卷。步云乡正利用地处梅花山腹地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完善以南方红豆杉生态园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目前已基本完成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高速路下来可直抵步云乡。旅游业将成为步云乡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当地群众也将有一个新的收入来源。

  记者体会:记者在采访中所看到的红豆杉园,只是其中的三分之一多,全部走完约需2小时。这么一大片红豆杉保护得如此完好,令人称奇。这片山林既是利及生态环境的绿色宝库,也是福荫子孙后代的绿色资源。

  为保护好这片山林,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比如,禁止砍伐天然林,人工林要最低限度地间伐;组织联防队员、林业员巡查防治盗伐滥伐、误砍误伐等。这些严格规定,如果只算眼前账,村民的收入来源的确减少了。

  靠山吃山,关键在吃法。如何做到既保护生态又不影响村民生计?这道难题并不好解。步云乡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绿色农业与生态旅游,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当地群众口袋鼓了,脑袋富了,观念变了,保护绿水青山更加自觉。就此而言,保护生态就是保障民生,就是保护群众的生计。

(来源:福建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