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某地,夜幕降临。对北京卫戍区某师战士周英杰而言,最近喜欢的事莫过于在十八大专题网站上“织围脖”。每当有新的学习体会,他都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分享,现已拥有300余名“粉丝”。
据该师主要领导介绍,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他们在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充分尊重士兵的主体地位,让官兵在自办政工网、快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上看自己的形象、听自己的声音、读自己的文章,深化了课堂“主阵地”和跟踪主流媒体学习的效果。
善用“纸媒体”,靠公信增公益
《虎团快报》是该师“老虎团”创办的“报纸”。十八大召开后,上等兵秦俊的学习热情很高,但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成效不太明显。在这张包含团队新闻、基层时评、你问我答等栏目的“报纸”上,团政委张忠周撰写的文章《找准方法,学好十八大精神》,让他茅塞顿开。
吃透原文通篇学、感悟发展对比学、把握关键重点学……张政委在文章中给出6条实用建议。小秦依“计”行事,在通读原文时注意摘抄关键语句、重点段落,如今已经掌握了基本观点、基本论断。
快报、简报、“口袋书”、剪贴本、“掌中宝”等,是基层官兵普遍公信的学习载体。十八大召开后,该师及时指导各单位开辟特刊、更新内容,使“纸媒体”成为官兵领悟报告精神的“好帮手”。
战士的需求,就是“报纸”的追求。该师调查发现,官兵普遍对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比较感兴趣,就立即组织理论骨干,将“翻一番”“不走邪路”“海洋强国”等新观点进行诠释,并利用师政治部主办的《学习简报》下发。基层如获至宝,有的在创办的快报上原文引用,有的制作成“口袋书”……
记者发现,该师官兵几乎人手一本“学习十八大精神”剪贴本,不少人还在空白处写上了读后感。某“一等功连”连长房建勇介绍说,学习十八大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官兵们将重要精神、经典言论等贴在本子上,不仅利于消化理解报告精神,还有助于温故知新。
常用“音媒体”,由入耳助入心
“请听一营一连战士李扬来稿《十八大感怀》……”午饭时间,炮兵团营区里响起“战神之声”广播。播音员字正腔圆地讲述了李扬从国家、集体和个人3个方面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以及今后的打算,听者为之振奋。
随着部队基础设施的完善,基层均建立了完善的广播线路。十八大召开后,他们要求各单位开通专题频道,使官兵在训练、洗漱、行进、吃饭等时间都能够听到党的声音,促进报告精神入脑入心。
下士梁东来自沂蒙老区,亲眼目睹家乡人民在党的关怀帮助下,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及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梁激动地写下感想《在党旗下幸福成长》。稿件通过团“迎外之声”广播播出后,他无形中接受了一次自我教育,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广播以其低门槛、平等性,吸引了许多官兵投稿。该师最新一项统计数据显示,35%的官兵有过稿件被播发的经历,90%以上官兵撰写过广播稿,100%的官兵每天听广播,人人都渴望自己的稿件能被播发。
炮兵团“战士文艺之星”郭利文,全军基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他在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牵头创作了小品《学报告谈变化》、三句半《十八大精神大家学》等6部文艺作品。其中,由团政委耿长龙作词、郭利文作曲的《军旗下,我想对您说》已经完成录制,成了军营广播和战士MP3里的主打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