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山兰稻香飘千年 佳节韵味散云烟

2012年12月19日12:45    来源:海南日报

  “小时候过山兰节,人人都穿黎家的新衣服,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小孩结伴荡秋千,互相串门拜访亲友,好不热闹。现在冷清了,也没人唱黎歌跳竹竿舞了,大家就是吃吃饭喝喝酒,为了图个团聚的气氛。”12月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今年90岁高龄的符亚吓老人感叹道。

  山兰节是东方市江边乡黎族村庆祝山兰稻丰收的节日,在江边乡共有7个黎村同时过节,分别是那文村、白查村、田头村、干沟村、俄查村、国界村、南龙村。在这些黎族同胞心中,山兰节相当于他们的“春节。”

  在这个庆祝丰收的节日里,村民们饭桌上的美食,大多都跟山兰有关,比如要吃山兰饭、山兰饼,喝山兰酒等。这些特色民族饮食过去都是用山兰稻来做的,现如今原材料大多都换成了糯米。

  “种山兰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自己家也不种了,改种了水稻。时代不同了,现在政府不让砍山了,保护环境,而山兰只适合种在山上,另外山兰的产量很低,亩产仅100多公斤,一年也只能种一造。”那文村村民符那钦说。在他看来,山兰的产量只够糊口,而水稻的产量高,除了自己家吃外,多余的还可以卖掉,赚点儿经济收入。

  “山兰节本是庆祝山兰丰收的日子,如今这个意义越来越淡薄了,更多的是家人在此期间团聚,亲朋好友互相走访,吃吃饭喝喝酒,这个节日就算过去了,离山兰越来越遥远了。”在五指山上大学的符丽丽说。此时她刚去朋友家串门回来,“明年不打算回来了,今年就有几个好姐妹没回来。”她这样打算。

  喝山兰酒的传统方式也被完全改变,据村中老人回忆,传统上喝山兰酒是用竹竿来吸取,而现在已经全都换成了塑料杯,或者塑料碗。

  记者观察发现,现代生活方式深深地影响了这些黎族村落,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节日更注重家人团聚,一些传统的礼仪习俗被逐渐淡化。

  记者走访了那文、白查、俄查三个村,只见到85岁的符阿翁一人还在穿着黎家传统服饰。“现在就穿着这件衣服还感觉像过这个节,不如从前热闹啦。”老人怀旧道。此时她正一个人坐在屋里看电视。

  “传统文化的流失乃至消逝让人很心痛。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既需要政府的重视,也需要民众的支持。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让年轻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从而增添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豪感。”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的罗文雄说。

  (本报八所12月18日电)

(来源:海南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