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信息技术“卡”住不实作风

南京军区某装甲旅转变训练作风推进实战化演练的调查与思考

2012年12月17日08:58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短报文系统,让作战文书大幅“瘦身”

“11(时)、134(地),进攻!”在134号高地,坦克一营调整部署准备发起新一轮冲击,发往各分队的文书直接明了、言简意赅。

“文书格式固定,超过30个字整条信息无效。”营长卫飞舟介绍说,以往演练,作战文书内容繁杂、篇幅冗长,致使拟制时间过长、传输效率下降、阅读速度缓慢,制约了指挥效能的发挥。

卫营长就曾深受其害。一次演练中,该旅指挥所遭“敌”特战分队袭击,形势十分危急,向坦克一营连下7条救援指令。卫营长作战文书还未看完,指挥所就已被“斩首”。

“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减少文书数量、精简文书内容刻不容缓。”该旅指挥车上,通信科科长曾宪生告诉记者,他们依托北斗系统和装甲指挥控制系统,融合建立短报文系统,通过对作战文书进行格式化模板设计,实现敌我战场情报、战损、战果、消耗以及战场请求5类情况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分析。

准确、规范、实用的短报文系统让作战文书大幅“瘦身”,拟百字报、下十字令已成为常态。指挥车上,该旅政委劳正忠根据系统汇总的情报信息迅速作出判断,定下决心,直接口述战斗动员令,改掉了以往拟制文书时的繁杂程序。劳政委感慨地说:“与去年同类演习相比,发文数量差不多,但总字数却减少了近70%。”

作战文书“瘦身”使得“信息公路”堵路、塞车的情况不见了,伴随着指挥员一条条指令的发出,各种数据在指挥系统里奔流穿梭,牵引装甲集群穿过山谷密林,向“敌”纵深阵地疾驰。

野战靶标系统,让“敌情”无处不在

炮声轰鸣,硝烟弥漫。演练进入实弹检验阶段,主攻营、坦克三营营长王东健心情变得紧张起来。

“过去,实弹打靶大都是在熟悉区域设置几个固定目标,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由哪辆车打哪个目标,早已了然于胸。现在,由于野战靶标系统的使用,‘敌情’不定时间、不定地点随机出现,不再等着我们‘点射’了。”王营长抹了把汗,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观察镜。

说话间,“敌情”从天而降:两平方公里的作战区域内,135个靶标以运动、隐显、组合等多种形式,间隙闪现在不同距离、不同位置上。他们的进攻队形受到“敌”暗堡、直瞄火力等13类目标的猛烈攻击。

情势紧急,王营长率领装甲集群全力反击,枪炮声不绝于耳。“‘敌情’随处随机出现,让人防不胜防,真是太难打了。”当了10多年装甲车瞄准手的魏青告诉记者:他瞄准一个单兵火箭手,只过了2秒钟就隐蔽不见了;瞄准“敌”装甲车刚发射一枚穿甲弹,目标却突然高速跑开了。

“以靶标显示‘敌情’,以‘敌情’诱导行动,以行动结果检验能力。”在导演部大厅,该旅旅长靳卫东指着电子地图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计算机控制各类靶标的动作状态,随机显示“敌情”目标,逼着部队实施自主侦察、全程打击和效果评估,在真打实抗中练指挥协同、练战法运用,活脱脱就似一场实战。

“任何一个营想要突破‘敌’防御阵地,都得脱一层皮。”负责埋设靶标系统的工兵营营长白玉峰介绍说,靶标系统按照防御原则,设置作战地幅内工事据点、障碍设施等复杂“敌情”,逼着参演部队走出假打虚抗历史,让真打实抗成为常态。(李怀坤 邵 敏 戴 强)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新闻战线“学习贯彻十八大”大型主题采访活动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