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双鸭山岭东区 打开大通道 念好山水经

2012年12月12日06:59    来源:黑龙江日报

  “过去从‘沟里’往市区拉运煤炭,要经过居民区,路况不好不说,人车混行的道路时不时地惊出我们一身冷汗。”近日,来自桦南的运煤卡车司机赵欣亮对记者说,“现在好了,新修的这条路,平坦笔直,我们的运营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司机口中的路,是指双鸭山市岭东区的滨水大道,去年竣工通车。该路南连桦南、七台河,北连双鸭山主城区。

  岭东区是双鸭山市南大门,省道307公路贯穿城区南北,是双鸭山通往桦南县、七台河市、鸡西市重要通道。作为双鸭山的第一口矿井,岭东区因此被打下了老矿区的烙印:曾经奉献过乌金千百万吨,但未能改变自身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矿区里杂乱而低矮的棚户区面貌。今天,随着“打开大通道,念好山水经”发展思路的提出,一条滨水大道沿着流经矿区的母亲河畔建成通车,打开了岭东区走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困境的新通道,实现了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的华丽转身。

  房价从2000元到2600元的转变

  2011年以前,岭东区唯一一个集中供热小区——东湖小区2010年竣工后,入住率始终不高,交通不便是重要原因。居民陈国建告诉记者,以前入住率达不到50%,很多住户张罗着卖房子,每平方米价格也就在2000元左右。而今滨水大道的建成,让小区与主城区实现“一路”连接,仅20分钟的车程,很多住户搬了回来,房价也涨到了每平方米2600元,而且还在看涨。

  就在建设滨水大道的同时,沿大道规划建设的岭东新区也进入到紧张的规划、施工、建设阶段。仅仅一年多时间,11.4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程——博爱小区拔地而起。以居住小区化、服务社区化、生活城市化、身份市民化为目标的“时代新城”,也于今年初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入住后,将有800户农民喜迁新居。

  “打开大通道”是岭东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措施,也是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该区制定了“两纵七横”区域路网改造建设规划,改东矿路为兴东路,建设滨水大道,建设富东路……

  由于去年滨水大道修得比较窄,今年,滨水大道拓宽工程被列为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计划,根据规划,6.9公里的滨水大道总宽度将达到50米,建成双向六车道。目前,路基基础工程已近尾声,全部工程将于2013年10月完工。

  从“东湖”到“南湖”的转变

  采访中,岭东区委书记张志福告诉记者,岭东区的“东湖”已经正式更名为“南湖”,“东湖”指位于岭东区域内的湖泊,而更名为“南湖”,则是针对主城区而言,位于城市市区南面的湖泊,不再独属岭东区,而是具备城市功能规划的全市性的湖泊。

  东湖艺术节,唱响岭东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进行曲,如今,岭东区已成功举办五届东湖艺术节,每一届都吸引了众多旅游爱好者光顾。今年举办的第五届东湖消夏艺术节,迎来了超10万人次的游客量。

  岭东区委、区政府将发挥“三山两湖一河”的生态资源优势,确立为谋求岭东区加快发展的经济优势,重点打造南湖(原东湖)旅游风景区、鸭嘴溪山水景区、九峰寺佛教文化景区、二站风情小镇景区、沿河景观带等10个景区旅游项目,依托全区64%的森林覆盖率,将岭东打造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目的地,打造成春季踏绿、夏来赏花、秋观五花山色、冬赏雪乡美景的旅游产业发达的新型城区。

  目前,鸭嘴溪至七星峰24公里观光小火车旅游项目已规划建设,总投资7000万元的九峰寺扩建工程已经完工,总规划占地10万平方米南湖(原东湖)旅游度假区二期工程已经完工。

  如今,岭东区路通了,人来了,区域发展的社会资源经络活了,正在向“宜工、宜游、宜居”的目标迈进。

(来源:黑龙江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