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奋进中国·十八大精神在基层)

为“美丽中国”开启新航程——生态文明建设基层实践聚焦

2012年12月12日15:02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一个全新高度,也为各地发展提出一个重大课题。记者近期采访中了解到,从理念到路径再到制度创新,一股在新起点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力正在各地涌现,为建设“美丽中国”带来启示和思考。

坚定信念:不尊重自然的发展道路是走不通的

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是京津沙尘暴发源之一。当记者来到库布其沙漠东端一个叫展旦召的小村庄时,村民吴飞家的40多只绵羊正在圈舍里悠闲地享受午餐。一旁的仓库里堆满了从自家草场上打回来的紫花苜蓿等新鲜饲草,足够它们度过整个冬天。

10年前守着日渐退化的草场每天犯愁如何让羊儿吃饱,现在吴飞家80亩草场已经重现了他小时候的繁茂景象。

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丁崇明说,铁的事实证明,不尊重自然的发展道路是走不通的。由于大量开荒和过度放牧,上世纪80年代初鄂尔多斯市荒漠化面积曾达到国土面积的86%。2000-2008年,鄂尔多斯逐步在全市范围实行禁牧,引导农牧民转向设施圈养,同时大力恢复草场植被。

经过几年努力,鄂尔多斯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成倍上升,不仅换来了蓝天绿地,而且牲畜质量明显提高。“过去10年,大自然给鄂尔多斯上了深刻一课,这是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笔宝贵思想财富。”丁崇明说。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记者在采访时深切地感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正在基层变成坚定信念,在快速发展中积极反思和调整人类自身行为成为一种共识。

从无人知晓的江南村落一跃成为海内外公认的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努力守护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此江西婺源县旅游委副主任王晓玲深有感触:“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尊重。”

近几年来,婺源率先在全国创建了193个自然保护小区,封山育林180万亩,累计关闭200家木竹加工厂。在客流量屡创新高的同时,婺源不断启用更高标准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所有村庄聘请保洁员,所有农家乐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所有绘画写生景点的油彩污水全部集中处置等。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