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09日09:03 来源:海南日报
“王老师,村里的戏台废弃后,有村民拾掇一下,种上了槟榔。我们村两委干部找到村民,村民一口咬定这是他的‘祖宗地’,修戏台之前已经耕种了很多年。碰上这样的事,你说我们该咋办?”49岁的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文岭村委会委员竺达武,第一个扯起了浑厚的大嗓门。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公安司法系的王立雄讲师推了一下厚厚的眼镜片,回答说:“农村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不属于村民个人,更不承认所谓‘祖宗地’这种说法。村民应该首先从村集体取得承包权,然后才可以在土地上进行耕种。”
今天上午,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政府办公楼二楼会议室,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与海口市琼山区司法局联办的“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班上,在授课环节完成后,老师和村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互动,20多个参加培训的村干部们纷纷说起村里的“挠头事”。
已经在三门坡镇乐来村委会干了八年计生员、今年41岁的梁其文感叹一声:一些村民之间有了点小摩擦,就用“挥拳头”的方式解决。村干部如果没有及时赶去拉架,双方就大打出手,伤人流血更伤乡亲和气。
“面对这些问题,村两委的干部要学会站在法律的角度硬起来。”曾经在省高院担任过法官的王立雄加重了语气,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到农村办案,有过村民拿着刀跟着我的情形。我知道他们就是想给我点压力,但我就是实事求是地调取证据。“要让老百姓相信用法律的方式,可以解决乡邻之间的这些纠纷。”
三门坡镇美城村委会副主任黄世杰提出了一桩“陈年旧案”:2004年的时候,一个村和附近的农场进行土地划界时,当时村里的村委会主任不在现场。“那么那时的确权划界是否有效?现在能否重新申请确权?”
“如果对国土部门的土地确权有异议,村民要在法定的期限内提出行政复议。如果过了法定的期限,也就失去了胜诉的机会。”王立雄的手指轻轻地敲了一下会议桌:请大家特别注意,提出行政复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当然,假如真的是村委会主任不在现场,土地确权文书是如何做出来的。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
“这样的培训班早都应该开了!”王立雄的话音刚一落,竺达武的嗓门就亮开了:我们都应该早点成为“法律明白人”。
参加培训班的村干部使劲地鼓起了掌。
从今年10月下旬开始,每逢周六周日,海口市琼山区“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就如期在三门坡镇开课。一个多月的课程下来,29岁的三门坡镇庆丰居委会委员莫业逢的笔记本已经记了几十页的听课笔记,下课后还经常翻看:这些知识对我们日常有帮助。
培训班班主任、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老师黄国信说,农村一出现纠纷,农民就只会找上级领导解决。现在通过培训村干部的法律知识这种形式,希望通过村干部让更多的村民学会用法律的途径来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本报海口12月8日讯)
(来源:海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