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09日04:35 来源:重庆日报
本报记者 彭瑜
“刘孃孃,我在《一九四二》看到你了!”12月6日,有人拨通了渝北区龙兴镇刘登秀的电话,这个喜讯让刘孃孃乐呵得合不拢嘴。
龙兴古镇常拍影视剧,刘孃孃因此与剧组打了5年多的交道。其实,她早就有机会演戏露个脸,为了把“好事”让给群众,作为党员,自愿在幕后干些打杂跑腿的事,直到今年拍摄《一九四二》,她才有机会当了回群众演员,做了回“民国女人”。
为啥是党员,演戏露脸就那么难呢?这得从龙兴影视党小组的“让上”制度说起。
这些机会
让群众露脸演戏
龙兴有古镇,因此,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了很多影视剧组拍摄地。那时,剧组刚到龙兴,需要群众演员都是自己找。
有一次在大街上拍摄,对面商店的音响影响了拍摄效果。剧组找到店家协商,却吃了“闭门羹”,没办法,剧组只好找到迎龙社区党委书记李育会。
“眼前拍戏对你确实没好处,但龙兴名气出去了,来的人多了,还愁没得人买你的东西?”见李育会三言两语“摆平”了这事,剧组干脆就将秩序维护、群众演员安排等事宜委托给了社区。
刘登秀说,当群众演员无需多少演技,让你跑就跑,喊你吼就吼,每天还能挣40元钱。 (下转4版)
有这样的好事,很多龙兴当地人都想露脸演戏,过一把明星瘾。
“我也想露个脸。”那时候,群众演员需要得并不多,但想上镜的群众却排起队。刘登秀找到李育会想开个“后门”,结果却被“教育”了一通:“党员应该把有钱挣、能露脸的机会让给群众。”
“一个‘让’字让群众看到了党员的本色。”30多岁的胡忠夫妇在外地打工,后来回到了龙兴,因会一腔流利的普通话,李育会没让他们排队,直接进剧组当了演员。
现在,胡忠夫妇在《肉中刺》、《敢死队》、《高山青》等10多部影视剧中先后演过警察、车夫、特务、普通群众等,既挣了钱还过了明星瘾。
“是党员让位撮合了我这个‘乞丐专业户’。”58岁的王军现在在龙兴是个名人,只要有剧组需要“叫花子”,大家都会想到他。王军说,没有李育会的推荐,他不可能演好这个角色。
党员雷信全、曾祥林、杨发明等都想露脸演戏,因为一个“让”字,都闷不做声了。
幕后工作
打杂跑腿党员上
龙兴出名了,古镇、御临河、排花洞等,都成了影视剧拍摄景点,《大三峡》、《疯狂的石头》、《敢死队》等剧组纷纷来这里拍戏,需要的群众演员越来越多。
如何管理群众演员,为剧组服好务?2007年,迎龙社区党委及时成立了影视党小组,把雷信全、曾祥林、杨发明、刘登秀等党员组织起来,专门为群众演员做后勤工作。
说是服务,其实就是帮剧组通知群众演员,演戏时帮助递茶送饭看衣服,还要维持现场秩序。李育会说,这样的幕后工作就该共产党员上。
有一次,因为没预料到一场戏演了十几遍,事前准备的水并不充足,只剩下几瓶了。招呼群众演员大半天,雷信全、曾祥林、杨发明、刘登秀几人也变得口干舌燥了,但谁也没有去喝一口。雷信全说,大家都知道,群众演员要演戏,更需要喝水,不能因为几瓶水演砸了戏。
“管饭的常没饭吃。”李育会回忆,群众演员的午饭是由党小组安排,几个党员分别要派发100多号人的午饭,为了保证大家吃好饭、不影响拍摄进度,党小组的成员都是最后才吃饭。他告诉记者,很多次,伺候完大家吃饭,锅儿早就没了饭菜了,“只好饿肚子”。
曾祥林透露,如果赶上有夜戏,党小组的党员还要空着肚皮到深夜,那种又冷又饿还疲倦的滋味真的很难受。他告诉记者,好几次李育会因为有夜戏都感冒过。
“吃了亏还要当苦差。”群众演员朱志平称,影视党小组不但有碰到好事就“让”的风格,还有遇到困难“上”的精神。
这回演戏
他们穿越到“民国”
今年4月,《1942》剧组进入两江影视城拍摄,李育会得到通知,这次需要组织群众演员上千人。
“咱们党员这次可以上!”李育会话音刚落,影视党小组的党员们兴奋起来:“当了5年的差,终于可以当回演员了。”
刘登秀盘起长发、身穿旗袍、脚穿布鞋,对着镜子一照,感觉自己真的穿越到解放前,做了一回“民国女人”。
68岁的杨发明,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褂子,披上黄马褂,一个“地主老财”就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58岁的雷信全,戴上博士帽、身披长风衣、脚穿黑皮鞋、手持文明杖,民国富翁形象就出现了。
其实,他们的戏很简单。导演一声令下,就挥舞着手中的小旗,一边奔跑一边高喊:“欢迎威尔基先生!”
“想来简单,做起还真不容易。”雷信全称,一个简单的场景,往往要重复拍摄好几遍,这一次大家真正体会到了影戏这碗饭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光鲜、好耍,每一个动作都要付出心血与汗水,哪怕做一个普通的群众演员,也来不得半点马虎。他告诉记者,唯一的演员经历让他更理解影视创作的不易和艰辛了,今后更要服好务,让演员们演好戏。
“《1942》里有我就知足了。”刘登秀说,终于圆了演员梦。作为影视党小组党员,自己会更加精心做好群众演员的后勤工作,希望龙兴的群众演员中也能走出明星来。
“刘嬢嬢,我在《一九四二》看到你了”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