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日本东北昨发7.3级 地震

2012年12月08日05:24    来源:重庆日报

  12月7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一名车站工作人员(中)向乘客介绍通往日本北部地区列车的情况。

  12月7日,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一车站内,由于部分列车线路因地震暂停运行,许多乘客滞留在站内。

  12月7日,在日本岩手县陆前高田市,消防人员在地震发生后协助人们避难。本版图片均由新华社发

  综合新华社东京12月7日电 (记者 吴谷丰 李雪笛)日本东北地区7日下午发生7.3级地震,日本气象厅随即向太平洋沿岸地区发出海啸警报。约有10人在此次地震中受轻伤。

  震源深度约为10公里

  据日本气象厅观测,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7时18分(北京时间16时18分)许,震中位于日本东北地区三陆海域,具体地点是北纬37.8度、东经144.2度,震源深度约为10公里。地震发生时,青森县、宫城县、岩手县和福岛县等地有强烈震感,东京、千叶县和埼玉县等地也有较强震感。20多分钟后,同一地区又发生6.2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日本气象厅向宫城县、岩手县、福岛县和青森县等地太平洋沿岸发出了不同级别的海啸警报,预计海啸在50厘米至1米之间。日本海上保安厅已出动船只,组织渔船避难。

  据警方和消防部门统计,宫城县、茨城县、群马县和千叶县等地约有10人在此次地震中受轻伤,其中有的人是在避难途中跌倒,有的是被倒下的衣柜砸伤。

  东京有较长时间的震感

  地震发生之际,记者亲身感到,东京有较长时间的震感。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随后切换到地震警报的直播,电视画面出现红底白字的“海啸!避难!”字样。电视台主持人向海边住户喊话:“离开海边,请到高处去,海啸高度可能超过预想。”

  据日本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后,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长野新干线和东海新干线暂停运行,常磐高速公路和北关东高速公路部分路段禁止通行,仙台机场关闭跑道。

  在去年“3·11”大地震中发生核泄漏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目前没有发现异常。

  最大海啸浪高只有1米

  日本气象厅7日晚宣布,解除当天在日本东北地区发生7.3级地震后向太平洋沿岸地区发出的海啸警报。此次地震后记录到的最大海啸浪高只有1米。

  地震发生后,气象厅在宫城县石卷市观测到了浪高1米的海啸,在岩手县大船渡、久慈港和福岛县相马市分别观测到了浪高20厘米、40厘米的海啸。

  日本科学家曾发出警告

  东京4年内或发生7级以上地震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近日称,居住着3500万人口的大东京地区未来4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是50%。官方的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中心负责人平朝彥敦促说:“我们必须为肯定会发生的地震做好准备。”

  东京地处4个地壳构造板块的交界处,根据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中心的模拟实验,如果东京湾北部在某个工作日的夜晚发生7.3级地震,那么死亡人数将达6400人,受伤人数将有16万人;47.1万所房屋和建筑物将被损毁,而且多数是大火或填海地带液化塌陷所致。

  模拟实验显示,地震将立即制造大约9600万吨垃圾,比去年侵袭日本东北海岸的大海啸所制造的垃圾还多。受地震影响,数百万人将无家可归,紧急避难所供不应求。100多万个家庭将连续好几天没有水电和煤气供应,通讯也将中断。

  该中心估计,在东京发生的这样一场地震将导致日本蒙受1.45万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这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

  科学家称,自去年3月11日的9级大地震以来,大东京地区地震活动增加了两倍。在东京市内和周边区域,当局每天平均测到1.5次地震,但东京人早就对床或桌子的震动习以为常,因此大部分地震并没有造成恐慌。

  据统计,地球每年发生的强烈地震中,有1/5发生在日本。日本曾因地震而“失去”首都——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就把东京夷为平地。美国地质勘探局曾表示,那场7.9级的地震及地震引发的大火,估计夺走了逾14万条生命。 (据新华网)

  日本近百年来发生的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

  东京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142807人死亡。

  1927年3月7日

  日本西部京都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2925人死亡。

  1933年3月3日

  本州岛北部三陆发生里氏8.1级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

  1945年1月13日

  日本中部名古屋附近三川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2306人死亡。

  1946年12月21日

  日本西部大面积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1443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

  日本西部神户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6437人死亡。

  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强震并引发特大海啸,造成1.5万余人遇难、3000余人失踪。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