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渝北回兴改会风 “抓阄”确定发言人

2012年12月08日05:23    来源:重庆日报

  本报记者 彭瑜

  12月3日,星期一,早上9点正。正在渝北区回兴街道采访的记者正好碰见街道每周一的例会。

  “开会了!”主持会议的街道人大主任杨刚话音刚落,喧哗的会议室一下子静了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主席台上副主任穆林手中的信封。

  “有话短说,无话不讲;有事开会,无事不开。”除非有紧急事情和特别要求,街道每周只在周一召开一次综合性例会。

  从今年5月开始,街道又对例会进行了一次改革,每次例会不再是领导讲干部听,例会将更多的发言时间留给了街道科所和辖区村居负责人。

  穆林手里的信封装有21张纸条,上面分别写着21个科所、村居的名称。究竟谁发言?例会现场“抓阄”决定。

  “请社会事务科负责上台抓阄。”杨刚话一出,穆林就用力摇了摇信封,社会事务科科长华美凌走了上去,会场里很多人从兜里、包里取出了两三页纸来,记者探头一看,都是准备好的发言材料。

  华美凌侧着头,伸进信封取出一张纸条来念道:“社区服务中心。”随后,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杨昌奎手拿发言稿,信步走上发言席。

  “上周我们对石盘河村患上‘线虫病’无法治理的树木进行了集中砍伐,同时对‘线虫病’予以了彻底治理……”杨昌奎一共汇报了3个问题,分别围绕“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达到了什么效果、需要街道协调处理的事项”等4个部分分别进行了汇报,最后对本周工作安排作了简单的说明。

  台上认真讲,台下用心听,没有讲小话的、也没有打接手机的,大家一边倾听,一边拿着笔在自己的发言稿上写划着什么。

  4分钟,杨昌奎发言完毕。他告诉记者,别看发言稿不到两页,他和社区中心的同志事先做了回顾和总结,头一晚上还熬了点夜才整理出来。杨昌奎说,只要干了事,亲身经历了,写起来还比较顺手。

  第二个上台“抓阄”的是湖滨西路社区党委书记吴小华。“别抽到自己哈。”参会者调侃走向主席台的吴小华。

  吴小华拿出纸条看了下,没有出声,接着就拿出了发言稿。果然,他抽中了自己!

  吴小华分别就安全隐患排查、物业纠纷调解、合作医疗保险办理等工作做了汇报。

  “开会不敢再在底下讲话聊天了,说不准下个上台发言的就是我。”兴科路社区党委书记赵贵称,以前开会只带两只耳朵听就行了,甚至私底下还可以讲点小话,浏览下手机网页。现在不行了,例会发言时间交给了科所和村居负责人,随时都有可能被抽中发言。

  赵贵认为,这种会议形式好,一是改变了会风会纪,缩短了会议时间,提高了会议质量;二是促进了工作的落实,不干工作、不解决问题,没得写头、汇报不出东西来;三是利于大家交流工作经验,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

  长河村支部书记段明阳上周例会被选中发言,这一周他仍然精心准备了发言稿。他告诉记者,“抓阄”决定谁发言,谁也无法保证不再次被选中。他说,这种模式既锻炼了文字表达能力,还让你干完了工作去思考工作。

  当天,例会共有6个单位负责人被抽中,每人发言不到5分钟,分别围绕工作内容、发现问题、解决措施、下一步打算等作了发言。随后,两名街道领导就各自分管工作作了简短的工作小结和安排,整个例会刚好1小时就结束。

  “开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落实。”街道党工委书记聂平介绍,会后所有负责人的发言稿都要收集起来,随后还要形成《例会通报》,由综合科去跟踪、核实、督查。聂平称,一线工作人员成为例会发言的主角,交流了工作经验、反映了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领导科学决策,也同时改变了会风。

  记者手记

  创新改变的不只是会议

  接打手机、私下聊天,甚至眯着眼睛打瞌睡……一幕幕的会场怪相我们不太陌生。然而,在回兴街道的例会上,你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参会者用心聆听着发言,认真做着笔记,左手还捏着发言稿。

  “抓阄”决定发言人,一线工作者成了会议的主角,例会成了他们展示工作成绩、交流工作经营的平台,更是领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发言材料不只是写在白纸上的黑字,更是具体工作的反映,这种会议模式促进了干部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创新会议模式改变的不只是会议。

  (记者 彭瑜)

  它山之石

  湖南省娄底市

  市县领导到乡镇开座谈会,镇上既没有给与会人员发烟,也没有安排工作餐,与会人员午餐均是自己解决。

  安徽省

  安徽省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对省级707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387项,占现有审批事项总数的54.7%,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内平均压缩51.2%。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