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青团新闻
三会机制、青年见面会制度、提案制度

胜利油田:团内民主激发基层团建活力

2013年07月30日16: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胜利油田:团内民主激发基层团建活力

不久前,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海洋试油大队技术员季玉超获得了2013年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然而,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是领导指定分配的,而是胜利油田共青团全委会委员们投票推选出来的。

聂燕飞是胜利油田团委办公室主任,每年他都要经历一次紧张的“备考”——在年中的胜利油田共青团全委会上,局团委领导、各部室长都要依次走上发言台述职,接受全委会的监督。

这些都是胜利油田共青团民主制度建设的缩影。“企业共青团要有所作为,围绕企业中心大局开展工作,必须保持旺盛的活力,这就离不开团组织内部的民主制度建设。这是团组织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保证。”胜利油田团委书记张洪伟说。

近年来,胜利油田团委积极探索“三会”组织运行机制、基层团员月度见面会制度等团内民主建设,极大调动了基层团组织及团员青年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极大激发了团组织的工作活力。

三会机制:“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

所谓“三会”机制,是指胜利油田团组织建立了以共青团全体委员会、区域联合建设委员会、作风监督委员会为基本框架,集“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组织运行机制。

全委会是油田共青团的决策机构,凡涉及油田共青团重大工作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全局性的工作安排,不是领导关门拍脑袋决定,而是必须经过全委会表决通过。

全委会一年召开两次。每次全委会召开前,委员、候补委员都要在网上提交提案,就油田共青团工作建言献策。打开胜利油田团委的内部网站,记者看到从2007年以来全委会委员、候补委员的近千件实名提案。这是全委会的“重头戏”,凡是和共青团工作有关的话题,都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全委会委员的选拔程序处处体现着民主、公正,以保证决策层次的持续高效。当委员转岗卸任、出现名额空缺时,必须按照优选候选者、公开审议、公开竞选、现场投票、追击增补的程序竞争,无一例外。

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团委副书记郭艺是全委会的一名常务委员。从候补委员走到委员、常委,她用了6年的时间。虽然已经干了10多年团的工作,郭艺算是个老团干了,但她在竞选常委的时候,也有过两次落选的磨砺。

“都是同台竞争,优中选优嘛,现场唱票,拿实力说话。我是经过3次竞选,才最终当选常委的。我认可这个竞选制度,即使第三次竞选又失败了,我还打算接着竞选。”郭艺说。

油田团委按照地域相近的原则,探索建立了基层共青团区域联合建设委员会,并设立6个分会。区域联合建设委员会是油田团委管理“手臂”的延伸,整合团内资源,积极构建团组织的横向覆盖体系,履行全委会决策之后的执行职责。

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团委副书记谢冰是第一分会常务副主任。按照规定,他要列席参加油田团委月度例会,第一时间获悉油田团委的重点工作安排,随后召开本分会的月度例会,将油田共青团的重点工作进行传达落实。

共青团作风监督委员会的建立是破题的第三招儿。该会作风监督员一般是从各单位推荐的基层优秀青年中差额选举产生的。他们有权列席油田团委全委会、区域联合会等团内会议,并对各项工作提出质询。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中国共青团新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