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青团新闻

袁虎 稻田致富一“虎将”

本刊记者 王海珍
2013年06月07日11: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袁虎属牛,却被人称“虎哥”,一是取自他名字的谐音,另一重意思是他身上有股虎虎生气,敢闯敢干。

2013年5月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内笑声朗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这里参加共青团“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参观空间技术成就展览,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共度节日,气氛热烈的座谈会结束后,27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与习总书记合影留念,“85后”湖南青年袁虎站在习总书记身边,笑容灿烂。

当农村的年轻人一窝蜂涌向城市,想在城市找到立锥之地时,袁虎却在城市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时,返回家乡,用智慧和勤奋,在农村闯出一条通往财富与理想的路径。条条大路通罗马,他用自己的经历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

“要回农村做点事情”

袁虎,1985年生人,属牛,却被人称“虎哥”,一是取自他名字的谐音,另一重意思是他身上有股虎虎生气,敢闯敢干。

袁虎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孩子,父辈祖辈都是农民。高中毕业后,不满20岁的袁虎也随着打工潮南下广东打工——那时,出去打工是农村青年不二的选择。袁虎在一个物流公司找到了一份仅以维持温饱的工作,他从最底层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凭借着吃苦认真开朗的个性,很快赢得了工友的认可,升任部门主管。算是在城市里站住了脚。

2007年8月的一天,袁虎从佛山打电话给望城新康老家的父亲,告诉父亲自己不想打工了,要回家搞农业。父亲在电话那头当场就急了:“虎子啊,你才22岁,年纪这么轻回来当农民,算什么出息!”在父亲以及家乡父老乡亲的认知里,只有在外面混不下去的人才回来务农,儿子在外面做公司主管,一年收入十几万元,这在农村人的眼中已经非常好了,为什么还要回来呢?

是啊,为什么要回来?袁虎是个爱琢磨事情的人,在物流公司这几年,他注意到,国家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很多粮食,这给了他深深的触动。“现在大多数农村青年都外出打工,不愿种田,不会种田,造成有的田地抛荒,有的种后无劳力管理,‘老人农业’、‘劳力断代’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粮食可是大问题啊,这样下去今后谁来农村种田?种田就真的没有出息吗?作为一名农家子弟,我总觉得自己要回农村做些事情。”这是他回家乡的初衷。

袁虎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他的家人是他的“天使投资人”,他说动全家,投资20万元买了一条大米生产线,开办了新康第一家大米加工厂,靠自己家人操作机器、管理厂房、外出跑销售,凭实惠的收购价竟然颇受周边农民的欢迎。大米厂开始是贴牌生产,要用别人的商标,米价还要受制于人。袁虎不甘心,他找人咨询注册商标所需的条件和资料,用了三个多月辛苦酝酿和准备,终于在2009年12月注册了自己的商标“金穗香”。在这个商标下,湘江大米厂陆续推出了皇尊御贡、银丝香米、富硒米、新康香米等各有特色的大米品牌,特别是新康香米在2011年获得中国中部国际博览会金奖。现在,长沙不少大型超市和宾馆都跟袁虎签订了专门的购销合同。

大米的销量做起来之后,稻谷的供应和品质的保证又成为问题,袁虎就决定向外收购稻谷要定点搞标准化生产,同时要流转土地自己大规模种植优质稻。2010年12月,通过与村组干部和农户的反复协商,以每年每亩600元的租金签订了1134亩的转包土地合同。他流转土地521亩,2011年总计达到1134亩,2012年达到1500亩。这些土地全部种上了优质稻,保证了稻谷的稳定供应,实现了大米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为了种好1000多亩土地,袁虎通过学习钻研,探索出一套自己的田间管理方式。他对田块进行分片,雇佣村民进行生产,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和劳动强度,细化劳动报酬标准和奖励标准。

“我搞农村土地流转,越搞越有信心,这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这是袁虎对农村发展前瞻性的眼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要提升粮食生产效益,不靠科学还能靠什么?农业的根本出路是靠科技!”这是他农田管理的方式。

粮食安全,又是悬在袁虎心中的一件大事。“食以安为先,目前食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社会焦点,我们种粮大户也必须尽责,生产让人放心的粮食,否则赚了钱那也是昧良心的钱。”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中国共青团新闻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