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從“問需”開始自下而上重塑工作流程

重慶江北:共青團干啥 青年來點單

2016年05月11日13:5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重慶江北:共青團干啥 青年來點單

“蒲公英的種子漫天飛舞/蜜蜂花看到后露出了笑臉/大象的鼻子彎上了天/扳動了晝夜的開關/螢火虫散發出淡淡的光/照著我走在通往月亮的路上……”

這是重慶市江北區一則招募“自然體驗導師”的海報。志願者將參與“我是你的眼”視障青少年自然體驗康復項目,帶領失明青少年回歸自然,傾聽世界的歌唱、品聞花朵的芬芳、打開關閉已久的心房,更積極地擁抱生活。

這是重慶首個群團公益基金會——江北區公益基金會資助的第一個公益項目。

青年“點單”+社工服務+招標購買

視障青年“看”到生命的美好

劉天(因涉及個人隱私,化名——記者注)是一名視力障礙者,參加弘益社工具體實施的“我是你的眼”視障青少年自然體驗康復項目后,感受到世界的多彩和生命的律動。

這堂課程裡,視力正常的志願者也戴上了厚厚的眼罩,模仿失明狀態,和劉天手牽手,在“自然體驗師”的引領下走進自然。

“現在,我們的腳踩在鬆軟的樹葉上,這是由常年落葉積累沉澱下來的,我們可以感受到地面與剛才走過的水泥地面完全不一樣……”

“我們現在聽到的叫聲是蟬的叫聲,我們也叫它知了,聽到它的聲音,代表夏天已經來啦……”

“我們聞一聞,這是夾竹桃的味道,像淡淡的奶油香,但是千萬要注意,這種植物有毒,不能吃哦……”

就這樣,“自然體驗師”帶領所有“視力障礙”者,在森林中穿行,在草地上旋轉,在鮮花前駐足,在溪流旁傾聽。

這前所未有的體驗讓劉天知道:原來大地是可以軟軟的,原來有香味的東西也會有毒,原來蟬鳴有那麼悠長的尾音……

一天下來,劉天意猶未盡,他憑借自己的鼻子、耳朵、嘴巴、雙腿和想象,仿佛撕開了眼前的黑幕,更撕開了纏繞在心裡的絕望,深深體會到——原來,生命如此美好。

這個專門為劉天這樣的視力障礙的青年群體推出的活動,不僅讓他們體驗了自然,也讓參與其中的青年志願者直觀感受了視力障礙者的困境,“我深切地知道了他們的不容易,往后我會和他交朋友,會竭盡所能幫助他”。

江北區是重慶群團改革試點的6個區縣之一,該項目是該區啟動群團改革試點以來,按全新運行模式推進的又一次嘗試。

項目的來源是“問需式”,基金會通過互聯網絡、群團工作站點、志願服務活動等渠道,定期面向社會收集服務需求,項目有的放矢地直接服務於某一項需求。

項目的實施是“招標式”,將青少年的需求打包成項目,通過公開招投標、委托、承包、購買服務等方式向高等院校、大型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發包。

項目的效果是“考評制”,依托第三方機構面向服務對象對項目滿意度進行獨立考評,其結果將決定中標單位的經費。

項目的經費是“定制式”,由中國建設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冠名認捐,推行愛心微冠名“私人訂制”。

在這種模式中,共青團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活動不是來自辦公室的冥想或者上級的文件,也不是共青團組織包打天下,事無巨細地自己去做。相反,這是一個直接從青年中征集來需求的項目,專業的事情交給了專業的團隊去做。

變化透視出正處於深度改革中的共青團組織的一個深刻的轉變:共青團組織更加尊重青年的主體地位,確定項目請青年一起推舉、策劃活動請青年一起設計、實施工作請青年一起參與、表彰先進請青年一起評議……共青團,真正走進了青年中間。

青年身邊的黨群服務站 聽到了他們的困難

“民生訂單”救活“夫妻店”

2011年,雷夢劼、唐攀大學畢業,打工兩年后,夫妻倆投入1000余元,從事盆栽制作銷售。

兩年多時間探索下來,夫妻倆掌握了技術,打開了市場,建立了自己的綠植宅配品牌阿林家小店。雄心勃勃的他們想在幾個商圈布點,但手頭缺錢,“借不到錢、貸不了款,偶爾聽說過創業扶持政策,又不知道如何辦理”。

幸運的是,江北區石馬河街道南橋寺社區組建了黨群服務站,探索建立了“服務對象點單——群團工作聯席會派單——各方參與辦單——服務對象評單”的“訂單式”服務機制,自下而上收集群眾意見,實施項目化推進、定制化服務。

南橋寺社區黨委副書記、黨群服務站負責人馬中文來到雷夢劼所在的小區“院壩尋單”,了解到小夫妻的具體困難,隨即填下了“爭取微型企業補貼”的訂單。

可是,“爭取微型企業補貼”的訂單不是街道所能解決的。經群眾工作聯合會研究,訂單上報到了區微企辦。兩個月后,雷夢劼領到了2.6萬元微企補貼。

“真是感覺找到了親人、找到了家。”很快,夫婦倆在主城8個商圈建起了阿林家精品盆栽直營店。去年年底,雷夢劼找到社區黨群服務站“自助點單”:這一次,她希望能幫忙解決庫房和辦公場地。

社區將辦公樓的樓梯間整修出來,免費讓雷夢劼做庫房用,同時將社區黨群服務站一間30平方米的活動室免費提供給他們作為工作室。“這樣,每月為我們節約了4000多元租金。”雷夢劼說,自己在走出困境后就會搬出去,讓給其他更需要場地的創業者。

現在,阿林家精品盆栽在重慶城區8個商圈建起了直營店,月銷售額近5萬元。今年4月初,夫婦倆新流轉了5畝土地,籌建自己的多肉植物培育基地。

在江北,類似的黨群服務站“問需於青年”的做法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機制。

江北區的基層群團服務站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而運行,多家群團組織組成一個“大盤子”,聯手打造出一個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功能兼容的組合式平台。

新建的基層群團服務站因地制宜地通過各種方式征求群眾的需求,委托社工組織提供專業的服務,政府購買其服務,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

目前,群團服務站已經覆蓋新興群體,江北區816個建有黨組織的非公組織中,採取“一家牽頭、多家進入”的方式,聯手做實基層群團服務站,實現了工青婦組織全覆蓋。在觀音橋商圈、港城工業園新建了總工會﹔在青年創業小樣社區建立了聯合團委﹔在衛計系統建立了行業婦聯﹔在觀音橋商圈、鎏嘉碼頭、港城工業園建立了區域婦聯。

同時,在自由職業者和流動人口密集的商圈、產業工人集中的工業園區、農轉非居民集中的小區等,布局了24個黨群服務中心(站)。

直接深入青年,向青年征集需求,將青年普遍性訴求納入工作決策議程,是群團服務站的重要工作內容。僅南橋寺社區黨群服務站自建立以來已收到群眾訂單3800余條,辦結率99.5%,滿意率96.5%。

為創業青年當好拐杖

海歸青年成為共青團干部

江北區位於重慶核心區域,聚集了大批創業青年。

辰茗科技CEO陳瑋博士創業初期,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難以適應創業環境,“經常感覺雞同鴨講”。

辰茗科技是一支核心成員全部為海歸的創業團隊,在創業之初對重慶的創業環境並不熟悉,團隊成員仍然習慣性地按照西式思維同客戶交流。受此影響,團隊成員開拓項目的進展較慢,成員並不能從客戶的表述中准確抓取需求與痛點。

了解情況后,江北區團委聯合小樣青年創業社區,定期邀請團隊成員參與創業分享活動。讓陳瑋博士和團隊成員逐漸適應更具人情味的本土式溝通思維,並在之后的商務活動中快速拓展項目,完成了團隊的業務布局。

知識產權是團隊面臨的又一難點。江北區團委聯合小樣青年創業社區開設知識產權培訓班和專利申報講座,幫助辰茗科技熟悉國內的專利申報流程和其他注意事項。

在申報專利的過程中,江北區團委進一步幫助團隊聯系專利代理商。在江北區團委的幫助下,辰茗科技已經申報發明專利一項,軟件著作權兩項。

如今,辰茗科技已發展成為擁有數據集成、數據清洗和數據挖掘能力的大數據全產業鏈服務團隊。

對共青團心存感念的辰茗科技建立了自己的團支部,陳瑋還出任江北區共青團委兼職副書記。

服務於青年的創新、創業、創優,是江北區共青團工作的一項重點。該項工作同樣強調自下而上收集青年創業者意見,實施項目化、定制化服務。

在具體工作中,改革中的團組織堅持“以青年為中心、讓青年當主角、由青年說了算”,創新群團工作機制,增強群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建立“訂單式”群團服務機制。由以前的“自上而下”轉變為現在的“自下而上”的訂單式服務。

服務對象點單。建立健全青年需求線上線下聯合調查制度和定期研判制度,收集青年意見,編制群團服務菜單,強化需求台賬的動態管理,確保服務到青年心坎上。

群團工作聯席會議派單。對有共性的重大事項提請區委、區政府納入民生實事﹔對群團組織能夠承接的事項,由群團組織辦理或者通過群團組織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對需相關區級部門和街鎮辦理的事項,轉交相關部門、街鎮辦理。

各方參與辦單。以“群團主導、部門協作、多方聯動”的方式動員各方力量參與辦單,建立定目標、定任務、定人員、定時限、定責任“五定”工作機制,實行挂單銷號辦理。

服務對象評單。建立群團服務對象滿意度考核評價制度,將考評結果作為評價群團組織、基層群團服務站、辦單單位工作實績和申報項目的重要依據。

黨建帶群建、群建促黨建,合力服務群眾。據江北區初步民調顯示,群眾滿意度較群團改革前提升了約17%。(記者 田文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中國共青團新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