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青團新聞

沈星 “80后”青年軍人之星

華南 張楚
2013年07月04日14: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他與星空同在,守衛這片他熱愛並曾洒下青春汗水的土地,他的精神感召著廣大青年繼續前行。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軍官,也是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危急時刻,他以自己的犧牲換回一位青州少年的寶貴生命。他用短暫生命所鑄就的偉岸精神豐碑,深深感動著人們的心靈。

他是沈星,“仁愛人民好軍官”、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副營職參謀。“沈星,沈星,你要像恆星一樣永遠閃光。”這是沈星生前給自己寫的一句座右銘。而今,卡片依然懸挂在他的台燈下,英雄已遠去,但星光正在照耀著更多中華兒女前行。

瞬間選擇詮釋永恆價值

2012年5月13日,上午10點左右,沈星正陪妻子和3歲多的女兒在青州南陽河畔游玩,突然聽到急促的呼救聲從遠處傳來,他循聲望去,隻見一名男孩正在水中掙扎。看到這一幕,他來不及思索,本能地鬆開了拉著妻女的手,迅速脫掉外衣,縱身跳入河中救人。

河堤陡,青苔滑,沈星緊緊抓住落水少年的胳膊和衣領,一次次將他推出水面,又一次次滑入水中。緊要關頭,他拼盡最后一絲力氣,將少年的身體托到岸上。少年獲救了,沈星卻因體力不支沉入水中。

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和熱心市民聞訊趕來營救,打撈了近一個小時,直到11點15分,才找到沉入水底的沈星。他被抬上擔架的那一刻,參與搜救的人都驚呆了,身體已經略微僵硬的他,雙手臂仍然保持著向上托舉的姿勢。生死瞬間的永恆定格,讓在場的所有人震撼和心痛。

沈星的妻子蔡相珍和女兒在事發現場目睹了整個經過,她們眼睜睜看著他沉入水底,卻絲毫沒有辦法。13日是母親節,他就提前給遠在陝西老家的父母買好衣服寄了回去,當天,還專門打電話祝福母親節日快樂,保重身體。然而,就在打完電話的幾個小時后,沈星就出了事,與親人永遠地離別了。“沒想到,那個電話卻成為了跟兒子打的最后一個電話”,沈星的父親告訴記者。

而在5月11日,也就是在犧牲前兩天,脫產攻讀碩士研究生的沈星請了三天假,剛剛從位於武漢的第二炮兵指揮學院請假回到原單位調研收集畢業論文資料,13日晚上回程的火車票也已經買好。但這一次,他卻再也不能趕上一個多月后的畢業典禮了。

同學心中的完美偶像

平常日子裡,“沈星在同學們中可以說是‘一呼百應’,這次卻沒想到以這種方式‘一呼百應’。”周明奎沉痛追憶沈星,他是沈星本科時所在的學員11隊隊長。周明奎剛剛參加完沈星的追悼會和遺體告別火化儀式,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聲音低沉沙啞,難掩悲痛。在周明奎的眼裡,沈星“雖然不是完人,但幾乎接近完人了。”“聽到他犧牲的消息,有幾個認識他的戰士忍不住嚎啕大哭。他是同學們心中的完美偶像,曾經有人給他總結,‘思想好,素質硬,成績優,氣質佳’。”

一米八的帥小伙,臉上總挂著招牌式的陽光笑容。

他積極向上,本科剛入學就參加全院教職員工“五四青年節演講比賽”,在八名進入決賽的選手中,他是唯一一名大一新生,給老師同學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愛打籃球,“我們經常在一起打籃球,有時候他還會指導我們怎樣打籃球,怎樣投籃最准,怎樣運球最好,那段歲月是我永遠無法忘記的……”沈星的另一位本科同學張文波回憶起大學時光,言語中充滿對他的不舍。

張文波回憶到,沈星熱愛生活,2003年暑假,為了給一個運動會做宣傳,他騎一輛二手自行車,從天津一路騎回了西安老家。輪胎磨爛了他不說苦,蹬到腿軟他不喊累,找不到飯館就跟村民討幾口飯,找不到旅館就在外面露宿。一千公裡的距離,他用毅力和意志堅持下來了,為青春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責編:楊媚、權娟)


相關專題
· 中國共青團新聞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