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6日05:45 来源:南方日报
美的是最早走向海外的顺德企业之一。
2014年12月29日,为期两天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传出重要信息:2014年对外投资有望与吸收外资持平,中国将成为资本输出国。
中国正在逐渐从被动接受全球价值链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布局全球生产率、价值链。在这股大浪潮当中,顺德资本也已经蠢蠢欲动,开始了探路之旅。
曾几何时,温州资本被称为“经济蝗虫”流向各个领域,顺德资本却默默无闻。如今,顺德资本却一反常态,亮出“獠牙”,正在加速流出。
在金融危机仍在影响全世界经济运行的当下,顺德资本在布局全国的同时,部分企业也在试探着走出国门。尤其是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提出后,顺德资本瞄准了这个新商机。
对于见惯市场风浪的顺德老板们而言,自有一番考量。“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相对成熟,但准入门槛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虽然风险不少,但相应的投资回报率也较高。”有企业家坦言。
策划/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王基国 刘嘉麟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刘嘉麟 罗湛贤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以“温柔”的姿态逐步向外扩张
事实上,当温州资本四处“攻城略地”的时候,顺德资本并非“无所事事”,他们以“温柔”的姿态逐步向外扩散。
在1993年进行产权改革之后,顺德催生了一大批本土资本主导的企业和密集的本土企业家群体。随着这些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壮大,他们开始选择迁往更接近自身产品消费市场的地方去投资设厂。这种现象首先在“两家一花”中表现最为明显。
早在1998年,美的重组巨额亏损的芜湖丽光空调有限公司,组建美的芜湖区域战略发展基地。通过这种并购方式,美的走上了落子全国其它地区生产的产能转移之路。2000年之后,当年还是桂洲镇的小家电企业在4年后迎来三次大搬迁,目的地就是相邻的中山市,尤其是黄圃、南头、东凤三镇。同时,美的、万和、格兰仕等家电企业也都由于各自企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去中山开埠。美的将电风扇生产基地迁往中山东凤镇,万和燃气具生产链也往东凤迁移,格兰仕则将空调基地布局于中山黄圃镇。
不仅是家电,家具和花卉产业也如此。鹤山、九江随处可见顺德家具的身影。花卉产业则走向了中山、番禺、高明、云浮等地,顺德老板开始在外面租地发展。
时至今日,这种“走出去”的现象依然在持续,并开始进一步加速。2013年元旦刚过不久,顺德区华天成电器有限公司就与多家空气能热水器同行一起抱团赴河源龙川投资建设新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郭建毅说,土地价格便宜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促使其决定到当地进行扩能投资,但由于顺德产业链配套成熟,该公司不会放弃目前的生产基地,将寻求向研发和营销转型。
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顺德一些大型企业为接近目标市场,充分利用当地地缘、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加快战略布局,增强企业竞争力。
记者从顺德区政府了解到,该区企业的投资项目已覆盖省内周边地区、国内重点省份,其中,在广东省内的投资项目最多,主要分布在东莞、中山、江门以及佛山的南海和高明两区;国内其他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浙江、江西、江苏、安徽、重庆等中东部省份,其中在安徽省投资的家电行业项目最为集中。
如今,打开中国地图,从顺德出发北上韶关,过江西景德镇,挺进四川重庆,向东经安徽芜湖,再北进河北香河,一条顺德企业“西进、东突、北上”的路线图日渐清晰可见。
从被动接受全球价值链到主动布局
顺德资本已经不满足对于国内的“蚕食”,他们更多的将目光望向了广阔的全球市场。顺德企业家们正在逐渐从被动接受全球价值链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布局全球生产率、价值链。
近年来,顺德日新公司收购智利30亿吨巨型铁矿、碧桂园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地产商、美的在海外设厂等一系列迹象都表明:顺德资本主动出击海外的趋势已日渐突出。
顺德资本已经不满足对于国内的“蚕食”,他们更多的将目光望向了广阔的全球市场。顺德企业家们正在逐渐从被动接受全球价值链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布局全球生产率、价值链。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在顺德通过外经贸部门正规备案的、赴境外投资的企业累计61家,投资额达4亿美元,其中2013年境外投资额达1.4亿美元,投资金额为历年之最;2014年1至11月境外投资额达8365万美元,境外投资家数13家,投资数量为历年之最。
在连续刷新的企业境外投资纪录背后,涌动着顺德庞大的产能和资本的“出海”需求。
“顺德企业集中走出去可以说是国内外诸多条件和环境使然。”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方面,随着国内各类要素价格的上升,顺德企业正面临着寻找新空间以降低生产成本,或对外索取高端的技术和品牌资源的“选择题”。
另一方面,历经20多年的快速发展,顺德企业家已顺利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当国内诸多行业投资过剩风险暴露,而国际经济下行,资本渠道日益通畅,海外市场越来越引起顺德资本的关注。”顺德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过,上述负责人也坦言,真正有底气去海外“开疆拓土”的顺德资本仍在少数,目前仍以美的、碧桂园、科龙、格兰仕、伊之密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截至2013年底,顺德共有外商投资企业1712家,投资总额达133.87亿美元。这意味着“走出去”的顺企,不到“引进来”的外企数量及其投资额的3%。
但在民间对此持保留态度。有不愿具名的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大部分顺德的企业对海外投资都比较低调,所以往往没有在政府登记备案,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可能只是真实情况的冰山一角。
从境外贸易到资本并购的“国际范”
随着出境的机会增多,以及通过贸易对海外市场的认识逐渐深入,顺德的老板们也开始将目光瞄向异国他乡,甚至更遥远的大洋彼岸,投资领域、方式和项目不断优化,境外投资的区域版图也日渐清晰。
纵观当前顺德资本出海的路线,总体呈现从低端到高端逐步发展的特征。
“尽管增长迅猛,但总体而言,顺德企业在境外投资还处于‘试水’起步阶段。”顺德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地缘和文化相近,大部分企业境外投资选择香港作为“走出去”的第一步,以香港为中转,继而向其他地区投资。其中,超过一半境外投资企业以设立贸易型“窗口公司”为主。
而随着出境的机会增多,以及通过贸易对海外市场的认识逐渐深入,顺德的老板们也开始将目光瞄向异国他乡,甚至更遥远的大洋彼岸,投资领域、方式和项目不断优化,境外投资的区域版图也日渐清晰。
在东盟、中东、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顺德企业主要在当地设立生产基地、营销公司、收购大宗资源为主,目的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劳动力和初级原材料资源。
“成本是影响制造业从国内向这些国家转移的重要因素。”经过对多个国家的投资营商环境考察后,广东宝丽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中平预测,印度将有望成为顺德乃至中国制造产能的主要承接地之一。
而出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需要,个别企业也通过建立和并购有研发、设计以及国外营销渠道的欧美品牌企业,走向高端化的发展路径。刚刚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伊之密机械就曾在2011年,成功收购美国百年品牌HPM的全部知识产权。
若论顺企走出去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莫过于美的集团从最初的产品间接出口到直接出口再到海外生产,美的已成功走出一条渐进式的跨国经营路径。据统计,美的集团在越南、白俄罗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等6个国家建有生产基地。并在海外各主要市场拥有60多个分支机构,产品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像美的这样具有跨国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毕竟还是少数。”有本土观察人士坦言,由于国外的产业发展环境与国内差异较大,一些已出海的企业都不同程度遭遇到劳动力素质、产业链配套等要素制约,所以产业整体往境外转移的趋势其实并不十分突出。
发达国家主动对接顺德资本
尽管走出去的顺德企业仍不算多,但发达国家也开始关注顺德资本的动向,有些国家甚至来到顺德招商,希望引入顺德资本,推动本国产业发展。
1月13日,来自荷兰国家电视台的摄制组千里迢迢赶到顺德采访,希望通过了解顺德资本动向,来看中国制造将如何对接世界。
而在荷兰国家电视台来之前,美国官员已经来到顺德招商。2014年4月,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签署启动,由美国政府全面推广吸引外国投资的“选择美国”项目来到顺德。据美国官员介绍,尽管此前也有各种美国推介活动,但“选择美国”路演项目2014年是第一次举办。
此次“选择美国”路演从香港起步,途经深圳、顺德,最后在广州结束。纵观这四大城市,香港、深圳和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成为路演节点并不出奇,只有顺德是唯一的县级城市。实际上,“选择美国”之所以选择顺德并非偶然,去年4月,华南美国商会就已经选择北滘设立顺德办事处,为顺美企业家的合作“牵线搭桥”。当时,时任美国商务部副部长的桑切斯前来为办事处揭牌。随后,顺德政府和企业家与美国官员、机构的互动日益频繁。
期间,顺德老板显示出对赴美投资的极大兴趣。这种需求无疑与“选择美国”项目的目标不谋而合。也因此,在过去一年里,已经卸任的桑切斯先后两次到访顺德,希望能够借助中介机构的力量,为顺德企业赴美投资提供服务。从这个角度观察,此次项目路演其实是“水到渠成”。
此次参加路演的80余名美国代表,分别来自华盛顿州、新泽西州等20多个州、市、郡,横跨美国东西海岸,所带来的85个项目除了房地产、普通制造业之外,更有能源、航天工业、生物制药等项目。
南卡罗来纳州地区发展联盟亚太区首席代表艾伯特·福尔摩斯则再三强调,当地土地和税率低廉、有熟练的产业工人,适合顺德制造型企业投资设厂。“随着中国工人工资上涨,投资美国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