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期刊选粹
>>
党史纵览
夫妻将军甘泗淇与李贞 (2)
章慕荣(解放军)
2007年01月17日08:09
【字号
大
中
小
】【
留言
】【
论坛
】【
打印
】【
关闭
】
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
甘泗淇原名姜风威,1903年12月21日出生于湖南宁乡县楠竹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党组织派他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从那时起,他正式改名为“甘泗淇”。1930年,甘泗淇回国,受党中央的派遣来到了湘赣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一师党代表,后又调任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甘泗淇一到任,就听说组织上原来打算调时任中共吉安县委军事部长的李贞担任此职,但李贞考虑自己的文化不高,坚决要求调整,这样组织上才派甘泗淇来任职,而李贞则调整为湘赣军区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
一天,甘泗淇和军区政治部的人去红军学校检查,此时学员们正列队在操场上唱歌,指挥者是一个留着短发、腰扎皮带、脚穿草鞋的女同志。她充满朝气的面庞和刚健的身姿,引起了甘泗淇的注意。这时,只见那位女同志双手用力一收,发出了一声洪亮的口令,跑到甘泗淇一行人面前:“红校政治部主任李贞报告,学员集合完毕,请首长指示!”
“李贞!她就是李贞?”甘泗淇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连连问身边的同志。身边的同志赞叹道:“对呀,她就是李贞,别看这么年轻,可是个老党员,老同志了!”甘泗淇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回到驻地,甘泗淇在日记本上郑重地记下了:“红校,李贞”几个字。不久,李贞与甘泗淇一前一后被调入红六军团,一个任组织部部长,一个任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这样,他们在一起工作、互相接触的机会更多了。
李贞对甘泗淇的印象极好,却从没有想过要和他结婚。陈琮英的话自然令她惊讶不已,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为什么?”陈琮英不解地问。“人家是到苏联留过学的,我可是个童养媳出身,没有文化。”“那怕什么!我也是童养媳嘛!”陈琮英笑了,“至于他的文化高,你的文化低,他正好可以帮助你学嘛!”
“那也不行!”李贞提高了嗓门,“反正我觉得不合适。”其实,李贞的内心世界异常复杂,在她看来,甘泗淇是不会愿意和自己结合的。不料,陈琮英的一番话又让她吃了一惊:“别把话讲得那么绝对。甘主任对你的印象可是相当好的哩!他说你泼辣能干,作风扎实,是个了不起的女同志。”原来,陈琮英也是见甘泗淇经常人前人后地夸李贞,而且李贞离婚后也一直单身,才主动过来撮合他们二人的。听完陈琮英一席话,李贞羞赧地低下了头,不再说话了。长征即将开始的时候,在贺龙亲自主持下,甘泗淇和李贞在一个老百姓家借了间房子,结成了一对革命伴侣。
长征征途漫长而艰难,战斗频繁,供应紧张,气候多变,加上人地生疏,对每个红军指战员都是严峻的考验,而对于已经怀有身孕的李贞来说,困难就更大了。当时,组织上考虑到这些情况,曾动员她就地留下,等生下孩子再说,但李贞坚决要求随部队继续前进。“我感谢组织上的照顾,但我能经受任何考验,请组织上放心!”李贞说到做到。长征途中,她几乎每天都和战士们一道在露天的冷风里过夜,部队一驻下,她就到每个单位去,询问党团工作和伤员情况,统计伤亡数字,很晚才歇息。
李贞配有一匹马和一顶小帐篷,但她常将这些让给伤病员用。有位女战士病了,她还将自己的一件较好的衣服送给这位女战士,而自己穿的是一件单薄的旧衣。由于过分劳累,加上饥寒交迫,李贞病倒了,但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艰难地跟着部队一道行进。她的情况被战友们发现后,战友们纷纷来看她,那个女战士流着泪要将衣服还给她,可她坚决不要。由于病情严重,最后大家只好用一条长布带将她捆在了马背上继续行军。
由于战斗的需要,甘泗淇和李贞并不能常在一起行动。甘泗淇除了参与军团的决策外,有时还要参加指挥战斗,沿途做部队的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这时的他,身体消瘦,头痛病时常发作。当得知妻子病重的消息时,他感到惊讶和惭愧,在贺龙和任弼时的“命令”下,他火速赶到李贞身边。甘泗淇发现妻子高烧不止,便请来医师诊断,最后李贞被诊断为伤寒病。当时部队缺医少药,甘泗淇便把自己唯一的私产――莫斯科中山大学奖给他的一支金笔卖掉,买来了针剂,才使李贞的高烧退下来。夜晚,山风如刀割,甘泗淇又将自己唯一的一件毛衣脱下给李贞穿上。大病一场的李贞,身体非常虚弱,部队过草地时,她已怀孕7个多月了。恰恰是在这段最艰难困苦、最难行走的征途中,李贞早产了。可问题是,战士们都在吃树皮、草根,甚至在吃战马、皮带的时候,这个呱呱坠地的孩子哪里能吃到好东西呢?李贞长期没有充足的营养,自然缺少奶水,孩子饿得啼哭不止。尽管叔叔阿姨们对小生命百般呵护,送来了自己舍不得吃的青稞面,但这毕竟杯水车薪,根本不解决问题,还没等李贞走出草地,这可怜的小生命便夭折了。从那以后,她再没有怀过孕,这是甘泗淇和李贞为革命战争做出的巨大牺牲。
孩子的夭折,使李贞伤心不已,身体愈发虚弱,常常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甘泗淇只要有机会,就想方设法来照顾她。李贞不宜骑马,甘泗淇就背着、扶着她走。战友们见这样下去不行,就临时做了副担架要抬李贞。甘泗淇很受感动,坚持自己抬一头,尽量减少战友们的负担。就这样,夫妻二人患难与共,终于顺利地到达了陕北。贺龙高兴地称他们是“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
(《党史纵览》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
【2】
【3】
来源:
zzzzzz
(责编:蒋荣华)
相关新闻
·
纪登奎所经历的人生风浪
[2007-01-14 08:05:02.522247]
·
空军政委余立金在“文化大革命”中
[2007-01-15 09:03:52.300815]
·
中共中央委员会中的夫妻委员
[2007-01-14 08:05:04.014193]
·
十大元帅命名改名趣闻
[2007-01-14 08:05:05.050638]
·
毛泽东的长征诗词与毛泽东精神
[2007-01-15 08:30:47.980016]
·
陈独秀晚年功过是非
[2007-01-15 16:36:06.897284]
[
打印正文
] [
给编辑写信
] [
E-mail推荐
]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