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党史纵览
“红色电波之父”蔡威魂断长征路 (4)
冯晓蔚
2006年12月27日09:09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早在1931年11月,蔡威、王子纲等到达鄂豫皖苏区之后,便在彭扬军事政治学校开办了第一期无线电通信训练班。当时,训练班共有20多名男女学员,都是来自安徽六安和湖北黄安、麻城等地。蔡威、宋侃夫、王子纲等都在该班亲自任教。那时,学员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又多数来自农村,学习起来困难很多,他们对能否学成都有一些顾虑。蔡威多次鼓励学员们说:“困难不能说没有,但是只要有决心、有志气,再大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现在,我们红四方面军是2万人,将来还要发展,还要扩大,革命形势还会更好。而好的革命形势是靠武装斗争来夺取的,这就是打仗!而打起仗来,没有电台联络是不行的。可是目前,我们还没有一部电台,这怎么行呢?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我们还需要更多电台,因此也就需要更多的无线电专业技术人才,也就是说需要大家。要记住,在奋斗面前是没有什么困难的!我相信大家会学好,也一定能够学好!”蔡威的话使全体学员受到很大的鼓舞,增添了极大的力量和勇气。

  当时,蔡威负责机务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他利用一部缴获来的破旧收发报机,仔细地把零件拆了下来,以此为教具,进行形象化的教学。他对电阻、电容、电路等若干抽象概念以及它们的功能、效用,都讲得非常通俗、具体,易懂易记。在课堂下,他对学习吃力的学员,总是进行个别辅导,并把大家组织起来,让大帮小,强帮弱。就这样,在他耐心的指教下,学员们通过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终于如期掌握了在当时看来深奥莫测的机务常识。

  1932年2月,红四方面军第一部无线电台诞生以后,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扩大无线电通信队伍,红四方面军总部于同年6月,举办了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电训班的条件极其简陋,大地便是教室,盘腿一坐,膝盖便是课桌。班里发的一小节抄报铅笔就是用到了再也无法使用时,大家还舍不得丢掉。为了节省纸张,学员们常用树枝当笔在地上练习阿拉伯数字和电码。发报机很少,学员们就用手指练习敲击电键。这个无线电班的学员还是从部队里挑选出来的“小秀才”呢!不过,当时的“小秀才”也都是只念过几年私塾或上过几年学堂的穷孩子,年龄都很小,最小的才十二三岁。这些“娃娃”学员过去连无线电是什么玩意儿都不晓得,听起课来更抽象得很。刚开始,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很浓,情绪很高,可上了几节理化课和英文课,大家就感到十分吃力。身为教官的蔡威,便根据学员们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把课讲得很慢很细,一堂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反复讲一个原理,还做了许多形象贴切的比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启发大家,使很抽象的原理具体化、直观化,并认真解答每一个学员所提出的问题,直到学员理解清楚了为止。他还根据每个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他热爱无线电事业,也很爱每个学员。每天,他都早早地来到训练班,一直工作到天将黑时才回去,他为培养合格的无线电技术人才,花费了全部精力和大量心血。

  在蔡威的带领下,这些“娃娃兵”们终于初步掌握了一些无线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来大都成了红四方面军无线电台工作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在这期训练班里,有位16岁的学员叫徐明德,河南省新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是一个“红小鬼”。他后来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电台报务员、电台台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三局分队报务主任、分队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直属第三政治处主任、海军司令部通信处处长、海军通信兵部主任、海军副参谋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徐明德将军曾说:“我这个‘娃娃兵’是在蔡威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但学识高,且待人和善,非常亲切。在一次部队转移中,我突然病倒了,每走到一个村子,他都为我寻找医生,而且买到药后,他总是亲自为我煎药,亲自用小勺一口一口地喂我,真像个老大哥一样。”

(《党史纵览》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 【2】 【3】 【4】 【5】 

   
 
来源:zzzzzz (责编:蒋荣华)

 相关新闻
· 蔡元培与中国共产党 [2006-11-21 08:38:48.696181]
· 三字详解孟良崮战役 [2006-12-06 08:36:30.022557]
· 长征路上的《红星》报 [2006-11-14 08:29:37.243808]
· 《党史纵览》2006年第11期目录(总第212期) [2006-11-21 09:08:12.609719]
· 皖东抗日女英雄 [2006-12-25 08:19:04.108268]
· 贺龙题写的锦幛 [2006-11-08 09:01:43.347145]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