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老红军刘应启>>人物故事
为贫困生捐出10多万元
高 国
2006年10月26日14:53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受刘老捐助的远远不止这两个孩子。

  1993年,刘应启和革命老区仪征月塘乡特困学生包金华“结”成对子,第一次见面,他就捐出500元。而后,又捐助5名贫困生。这一义举,成为当地“希望工程”的第一颗火种。

  1995年,扬州开展“希望工程”。“当时刘老就拿出2000元,还制定一个五年计划,”扬州团市委权益部部长陈浩说,“老人每个月从工资里拿200元,5年中,一次也没有落过。”

  一年秋天,刘应启到瘦西湖附近钓鱼,路过一所幼儿园,发现该园图书少、文体器材缺。第二天,他就送来了1000元钱和300本小人书。老师追问他的姓名,他说了声“梅岭老头”,转身就走。后来,学校老师在扬州市梅岭一带打听,在附近居民提醒下,终于找到了刘应启,送来锦旗和感谢信。由此,“梅岭老头”成了刘应启的别称。

  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有一份统计资料:多年来,刘应启先后资助贫困学生130多名,累计捐款达10多万元。

  “2002年,我们瞒着刘老,替他申报希望工程贡献奖。”扬州团市委权益部部长陈浩说,“开始老人很生气,后来和他解释,此举能带动更多人关心希望工程,他才息怒。”不过,也有人对他不理解,说他太傻,甚至有人怀疑他是“花钱买荣誉”。对此,刘老总是一笑了之。


来源:中国军网
(责编:苏俊霞)

 相关专题
· 老红军刘应启
 相关新闻
· 抗洪大堤,送水殷勤 [2006-10-26 14:41:46.1103]
· 76年的“长征路” [2006-10-26 14:39:43.843203]
· 战斗英雄刘应启在战场中的故事 [2006-10-26 14:38:00.206568]
· 数十枚勋章深藏箱底 [2006-10-26 14:52:36.278357]
· 他心里惟独没有自己 [2006-10-26 14:51:00.416777]
· 子女眼里,他近乎苛刻 [2006-10-26 14:49:11.918107]
· 宣讲40载,约法四章 [2006-10-26 14:44:59.937687]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